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估接受预防性肠造口直肠癌患者术后短期肛门功能恢复情况,为长期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eber、Vaizey、Pescatori、AMS四种肛门功能评估量表对19例患者首次手术及还纳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进行评估,评估术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期的患者其术后肛门功能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异,四种量表评分结果具有统计学正相关性。1例患者接受永久性造口,其余18例患者术后3个月Weber、Vaizey、Pescatori、AMS量表得分高于首次手术之前,其中Wexner量表得分(3.39±1.03与0.44±0.20,P:0.011),气体(Z=-3.742,P〈0.001)、液体(Z=-4.085,P〈0.001)和固体失禁(Z=-2.000,P=0.046)得分均较术前升高,提示患者还纳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较首次手术前差;而衬垫使用(P=0.344)及生活方式改变(P=0.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术后的生活方式并未受到明显影响。结论接受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较术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患者生活方式并未发生明显改变,肛门功能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