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加强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严重多发伤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进行监测并观察血必净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南对照研究,将严重多发伤并发急性肾损伤的45例患者分为血必净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血必净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10d。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炎症反应以及预后等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必净组治疗后第3d、尿量、Uβ2-MG、UN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ALB、血Scr和BU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肾功能指标以及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 F-α)、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具有遏制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的恶化及降低病死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CU危重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浓度改变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98例入住ICU的危重病患者的血清cystatin C浓度,并对危重病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分析血清cystatin C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的关系,其中98例危重病患者按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98例患者血清cystatin C浓度(1.6±1.3) mg/L,存活组血清cystatin C浓度(1.2±1.0)mg/L,死亡组血清cystatin C浓度(2.2±1.5)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患者 APACHEⅡ评分(15.0±4.7)分,存活组APACHEⅡ评分(14.2±4.8)分,死亡组APACHEⅡ评分(17.4±3.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ystatin C浓度呈正相关(r=0.472,P<0.01),随各组血清cystatin C浓度的增高,APACHEⅡ评分亦增高 (F=3.26,P<0.05),病死率也增高 (χ2=16.3,P<0.01).结论 危重病患者并发肾损伤和肾功能失调的发生率较高,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患者(共30例),进行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置换液均以前稀释40%、后稀释60%的方式输入,流量3L/h,血流量200 ~ 300 ml/min,治疗时间8h.分别留取CVVH治疗前(T0)、治疗开始后2 h(T1)、6 h(T2)、8 h(T3)及CVVH停止后12 h(T4)的右侧桡动脉血标本5ml,高速离心后取血清-20℃保存,同时留取CVVH 6 h滤液2 ml于-20℃保存备用,采用ELSIA方法检测动脉血清及滤液中HMGB-1的浓度,放射免疫法检测其中TNF-α及IL-6的浓度.结果 30例患者入院24 h内行CVVH治疗,其CVVH治疗时间为2~5(2.4±1.5)d,存活17例,死亡13例,病死率为43.3%.3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HMGB-1水平均有下降,与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88±6.06) ng/ml,(11.97±5.66) ng/ml,(11.94±5.94) ng/ml,(11.73±5.19) ng/ml vs (13.87±4.68) ng/ml,P>0.05],治疗后各时点外周血清TNF-α及IL-6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与T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α:(0.28±0.15) ng/ml,(0.30±0.14) ng/ml,(0.29±0.19) ng/ml,(0.33 ±0.19) ng/ml vs(0.41 ±0.12) ng/ml,IL-6:(408.20 ± 92.18) pg/ml,(250.51±107.34) pg/ml,(276.00±126.20)pg/ml,(315.16±130.97) pg/ml vs(513.35±125.95) pg/ml,P<0.05].结论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治疗能降低SIRS/SEPSIS患者外周血中HMGB-1浓度,可能是CVVH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脓毒症患者36例,依据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10例、严重脓毒症组15例和脓毒性休克组11例,以健康志愿者5例作为对照组.于入ICU时抽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以藻红蛋白(PE)标记的抗人CD4和异硫氰酸荧光素(FTTC)标记的抗人CD25单克隆抗体标记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并结合各组不同时间点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含量[分别为(10.31±2.32)%、(14.27±3.33)%、(15.32±3.98)%]均较对照组[(5.48±0.98)%]显著增高(P<0.05或<0.01).各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9(P=0.032)、0.868(P=0.021)、0.913(P=0.009),总相关系数为0.903(P=0.013).结论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明显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