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比较肛瘘切除加黏膜下移袋形缝合术与单纯肛瘘切除术治疗低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肛瘘切除加黏膜下移袋形缝合术)和对照组(单纯肛瘘切除术),各21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水肿发生率、术后出血情况、术后疤痕面积和术后肛门功能的情况。结果:两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及术后肛门功能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治疗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21.30±1.55)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8.48±2.3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情况治疗组亦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疤痕面积为(34.5±9.62)mm~2,对照组术后疤痕面积为(68.9±10.83)mm~2,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黏膜下移袋形缝合术应用于低位肛瘘中不但能够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能够进一步降低肛管缺损的发生率,减小术后疤痕形成,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基于吴门医派络病理论自拟解毒通络方治疗克罗恩病肛瘘临床疗效。方法:31例克罗恩病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采用保留括约肌引流挂线术,术后治疗组采用解毒通络方坐浴,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和拆线时间,3个月瘘管治愈率、PDAI评分和1年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7天疼痛、拆线时间和PDA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和1年治愈率分别为87.5%、81.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络方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疗效显著,可缩短拆线时间,快速缓解疼痛,加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环状混合痔是指3个以上的混合痔融为一体环绕肛周一圈者。由于其占据了齿线附近直肠下段及肛管一整圈,痔核之间没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葵敛肠方灌肠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远端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黄葵敛肠方灌肠治疗;对照组31例予美沙拉秦灌肠液灌肠治疗。2组分别统计临床疗效及黏膜病变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改良Mayo评分、医师整体评估法(PGA)评分及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评分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及IL-4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及黏膜病变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2组治疗4、8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改良Mayo评分均减少(P0.05),IBDQ评分均增加(P0.05);2组治疗8周后与本组治疗4周后比较,改良Mayo评分及PGA评分均降低(P0.05),IBDQ评分均增加(P0.05),但2组治疗4、8周后各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8周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ESR、hs-CRP、PCT及IL-6水平均降低(P0.05),IL-4水平均升高(P0.05);2组治疗8周后与本组治疗4周后比较,ESR、hs-CRP、PCT及IL-6水平均降低(P0.05),IL-4水平均升高(P0.05),但2组治疗4、8周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3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葵敛肠方灌肠治疗远端UC疗效确切,其效果与美沙拉秦灌肠液相当,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炎性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经济优势大。  相似文献   
5.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草案),环状混合痔是指3个以上的混合痔融为一体环绕肛周一圈者。由于其占据了齿线附近直肠下段及肛管一整圈,痔核之间没有明显的自然分界,其治疗一直是肛肠学科的难点之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众多学者的不断研究,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式日益丰富,其术后并发症、患者疼痛程度和切口愈合时间逐渐减少。笔者在阅读、复习本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近年来环状混合痔的术式演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为激素依赖性疾病。当本病出现在肛门周围时,称为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因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报道散见,常被误诊为肛周囊肿、肛周脓肿或(和)肛瘘等,一直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和规范的诊断与治疗。本文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紫黄生肌膏对大鼠慢性感染性创面血管生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空白组、模型组、贝复济组、紫黄生肌膏组,造模成功后,除空白组外,其余组每天换药前在创面上涂粪液1 mL,保留30 min后予以清洁换药,于用药后3、7、14 d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竭散联合英夫利西单抗( IFX)治疗克罗恩病( C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21年 5月苏州市中医医院肛肠科确诊的 CD患者 59例,根据内科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血竭散联合 IFX)27例和对照组(IFX)32例。观察两组治疗 14周时腹痛症状及评分、内镜缓解率、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 SES-CD)、临床缓解率、克罗恩病活动指数( CDAI)、IFX谷浓度、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浓度、粪钙卫蛋白( FC)含量、血小板( PLT)计数、 D-二聚体( D-D)和纤维蛋白原( FIB)浓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腹痛评分、 SES-CD评分、 CDAI评分、 FC含量、 PLT计数、D-D和 FIB浓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临床缓解率(96.3% vs 93.8%)和 CDAI评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