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二宁 《医学文选》2006,25(3):558-560
自1895年Kirstein首次借助喉镜行气管内插管,1913年Jackson正式确立以直接喉镜完成气管内插管的理论,至今气管内插管在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呼吸支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反应,在窥喉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平均升高6kPa)、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此反应对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高龄、病重及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常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在插管过程中死亡。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较多,现就这一反应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腰-硬联合麻醉(CSEA)具有起效快速、麻醉作用完全、麻醉平面可控性好以及作用持续时间灵活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07年3月将CSEA选择性地用于80岁以上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取得了满意麻醉效果,现将麻醉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22例实施急症手术,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一组12例为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A组),一组10例为异氟醚组(B组),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率、血糖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均无出现麻醉死亡病例,经过补充血容量、降颅压等处理后患者在围手术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在手术5点时间点的血糖、心率和血压稳定状况明显优于异氟醚组(P<0.05).术后患者均进入ICU继续治疗,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呕吐次数明显少于异氟醚组.结论:丙泊酚微量泵静注联合芬太尼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行手术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品与丙泊酚、芬太尼合用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静推芬太尼1.0μg/kg、阿托品10μg/kg,继以丙泊酚2mg/kg静推;对照组静推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2mg/kg。丙泊酚的给药速度为50~80mg/min。观察两组的生命征变化情况、术中镇痛效果、宫颈口松弛度、术后宫缩疼痛、术后头晕和离院时间。结果两组的术中镇痛效果、术后头晕和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生命征变化比对照组的平稳,宫颈口松弛度比对照组松弛,术后宫缩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结论阿托品与丙泊酚、芬太尼合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它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是一种较好的联合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手术麻醉过程的应激反应能引起心脑血管功能紊乱,不同的麻醉方法对减少应激反应的结论不一。本研究通过观察全麻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选择适宜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对肺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浅低温不停跳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应用盐酸氨溴索)和对照组(不用盐酸氨溴索),每组15例。于CPB前(T1)、CPB40min(T2)、CPB结束即刻(T3)、CPB结束后1 h(T4)2、h(T5)、24 h(T6)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于T1、T2、T3、T4、T5、T6各时点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两组CPB期间TNF-α与CPB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干预组与对照组TNF-α、RI,在CPB中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可作为CPB过程中检测肺保护效果的敏感指标;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抑制TNF-α形成,减轻CPB所致的炎性反应,具有较佳的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氨溴索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开胸手术患者45例,年龄37~64岁,体重53~65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15),双肺通气组(TLV组)、单肺通气组(OLV组),单肺通气+氨溴索组(OLV+AMB组)于单肺通气前25 min开始静脉输注氨溴索1 mg/kg(100 ml,4 ml/min),TLV组和OLV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OLV组和OLV+AMB组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前即刻(T1)、单肺通气0.5 h(T2)、1 h(T3)、2 h(T4)、恢复双肺通气后1 h(T5)、2 h(T6)和术后24 h(T7)时,TLV组于上述对应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样,测定血清TNF-α、IL-6、IL-8浓度和SOD活性,进行WBC和中性粒细胞(PMN)计数.结果 与TLV组比较,OLV组血清IL-6、IL-8、TNF-α浓度升高,SOD活性降低,WBC和PMN计数升高(P<0.05或0.01);与OLV组比较,OLV+AMB组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降低,SOD活性升高,WBC和PMN计数降低(P<0.05或0.01).结论 氨溴索1 mg/kg预先给药可减轻单肺通气患者炎性反应及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8.
何二宁  甘伟耀  辜春霖 《河北医学》2011,(10):1301-1303
目的:分析丙泊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体内活性氧的消除作用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电子自旋共振法及化学发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43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前后血内氧自由基,一氧化氮、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分析丙泊酚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体内活性氧的清除作用及效果.结果:除开颅去骨瓣2 h一氧化碳检测均值外,开颅手术去骨辩2h及4h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腰椎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拟行TURP患者分为3组,A组以0.5%罗哌卡因1.5 mL;B组以芬太尼25 μg+0.5%罗哌卡因1.0 mL;C组以舒芬太尼10 μg+0.5%罗哌卡因1.0 mL;观察并比较3种方法对TURP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镇痛持续时间长及运动神经阻滞完全恢复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少.结论:低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麻下行TURP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泊酚不同靶控浓度输注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每例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后用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给予不同浓度的剂量,在不同时点观察患者收缩压和心率,行血气分析,并计算各样本的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分压、脑氧代谢率。结果:不同浓度的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影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脑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且在一定范围内,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越高,脑氧代谢的下降幅度越大。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能改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降低脑氧代谢,且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脑代谢下降程度与丙泊酚的浓度升高程度具有一致性。适当的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