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我们自 1987年以来 ,对 4例胃双源性病灶患者 ,设计并实施了保留胃短血管的“管形胃”重建消化道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和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4例 ,其中男 3例 ,女 1例 ,年龄2 3~ 6 1岁 ,平均年龄 5 0岁。其中胃双源性恶性肿瘤 3例 ,胃良性病变 1例 ,见表 1。2 .手术方法 :手术中根据探查结果以及手术治疗原则和要求 ,在游离胃周边组织时 ,重点保留脾胃韧带 ,避免过度牵拉或损伤其中的胃短动、静脉 ,以便确保残胃的血液供应。然后酌情可先行切断食道下端以利于操作 ,再沿胃纵轴预定切线处间断贯穿“U”型缝合达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头完整的十二指肠严重毁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 7例乳头完整的十二指肠严重毁损伤患者采用空肠与胰头行套入吻合的空肠Roux-en-y吻合术5例,十二指肠乳头空肠吻合2例。结果 7例患者中6例治愈(85.7%),1例死亡(14.3%),6例治愈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例(50.0%),包括胰瘘1例,膈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应用空肠与胰头套入吻合的空肠Roux-en-y吻合及十二指肠乳头空肠吻合术是治疗乳头完整的十二指肠严重毁损伤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3.
患者 女性,42岁,因"上腹痛20余天"于2007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持续隐痛伴腹胀,时有返酸,无黄疸、发热.有胃炎病史30余年.神志清,精神差,营养稍差,皮肤黏膜无明显黄染,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收治了48例复发性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全部再次手术治疗。在手术入路的设计上,放弃了传统的经颈白线进入的途径,改为经胸骨舌骨肌外侧进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回顾性分析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基底节血管代谢角度讨论基底节区脑血管病的原因。方法:用组织化学方法.选择能反映血管壁糖代谢3个途径及平滑肌能量代谢利用的4个关键酶,在同一显微镜下对正常SD系不同月龄组大鼠基底节区血管的酶代谢进行研究.并与皮质.白质血管酶对照。结果:基底节区血管微动脉琥珀酸脱氢酶呈轻度活性,乳酸脱氢酶活性随大鼠月龄及血管口径的增加而增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最低,钙激活三磷酸腺甘酶在基底节区血管示极强阳性。结论:基底节区血管壁代谢酶的变化影响脑血管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张冠中  伦增军 《山东医药》2008,48(30):47-47
2006年5月-2008年7月我们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38例均予钻孔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EG-1、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4例胃癌患者AEG-1、NF-κB表达情况,观察两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使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多组间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AEG-1、NF-κB表达的相关性,用COX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AEG-1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其阳性表达的PU值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t=12.206,P0.01);其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95%,其阳性表达的PU值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t=11.997,P0.01);其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AEG-1、NF-κB阳性表达呈正相关。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AEG-1表达情况、淋巴结是否转移及临床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术后生存率的指标中最为重要的3个指标(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可能存在AEG-1、NF-κB信号通路。检测胃癌组织中AEG-1、NF-κB的表达,有利于判断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并可评价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院9例(包括院外会诊)腹膜后多脏器损伤病人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9~6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4例,高处跌落伤3例,枪击伤1例,塌方砸伤1例。损伤脏器:腹膜后十二指肠并胰腺损伤3例,十二指肠第二段破裂并胆总管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AEG-1、HER-2的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96例胃癌患者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EG-1、HER-2表达情况。在以上胃癌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取距肿瘤5 cm以上的癌旁胃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依据不同分析目的分别采用χ2检验、线性趋势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胃癌组织中AEG-1阳性表达率(76.0%)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0%),其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41.7%)明显高于癌旁胃组织(0%),其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AEG-1、HER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76,P=0.00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胃癌中AEG-1及HER2双阴性表达患者的预后(平均生存期:31.1个月)优于AEG-1及HER2双阳性表达患者(平均生存期:48.3个月)。 结论胃癌组织中可能存在AEG-1、HER2信号通路。检测胃癌组织中AEG-1、HER2的表达,有利于判断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枣庄市立医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患者术前均未行化疗或放射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及PCNA的表达。定性资料间的比较,依据不同分析目的分别采用线性趋势检验、Kappa检验或χ^2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survivin及PCNA阳性表达有关的因素。结果乳腺癌中survivin及PCNA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0),但其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相关(P〈0.050)。Survivin及PCNA阳性表达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淋巴结转移数目增加,临床分期增高而增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是影响survivin及PCNA阳性表达的最主要因素(P〈0.050)。乳腺癌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密切关联(Kappa值为0.256,P〈0.001)。Survivin和PCNA双阳性患者复发转移率高于双阴性患者(χ^2=6.510,P=0.011)。结论联合检测survivin及PCNA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