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志富  谢伟  王景彦  谭磊  张力 《中医正骨》2008,20(10):18-19
目的:探讨自制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自制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2例56个椎体。术前术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ual Analogue Scale VAS),并参照Lee方法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角度,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疼痛缓解,VAS评分由术前(8.6±0.8)分降至术后(1.7±0.5)分。手术前后椎体前壁和中间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壁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畸形角度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球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经济,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且多为粉碎性骨折。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内科疾病,采用牵引等非手术治疗,需长期卧床,易导致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或原发内科疾病的加重,死亡率高。切开复位内固定难以达到可靠复位、牢固固定,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ttebtoplasty PVP)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laoplasty PKP)是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转移瘤和骨髓瘤等疼痛性椎体病变的一项新型微创技术,尤其是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被认为是理想的选择[1].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 1,男 ,41岁 ,汉族 ,工人。主诉 :会阴及会阴部四周寒冷 ,尿道内经常有尿液或异物流出之感 (但自查没有发现分泌物 )及阴茎难以勃起等症状。有不洁性交史。体查 :无脓性分泌物 ,未查出阳性体征。检验 :(1)取尿液进行淋球菌快速检测结果 :阴性 ;(2 )取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G-双球菌结果 :阴性 ;(3)取尿道内分泌物在兔血培养基内培养 ,生长菌落经细菌学鉴定为溶血性链球菌 ;(4 )将溶血性链球菌菌落转种于水解酪蛋白 (MH)培养基培养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庆大霉素、头孢唑林、氨苄青、苯唑青为高敏 ,妥布霉素为中敏 ,丁胺…  相似文献   
5.
卢俊范  任志富 《现代保健》2010,(18):166-166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如伴有关节突绞索,前路复位的成功率往往明显下降,常需要行后路手术来复化,再行前路融合,这样使得手术时间延长,创伤增加,难度加大,并发轴性痛的几率提高。为克服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复位困难的问题,笔者在对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研究基础上,设计并发明了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器,使大部分关节突交锁患者前路复位成为可能,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应用经椎弓根撬拨结合脊柱撑开复位器加植骨成形术治疗中青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9例9个椎体。术前、后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压缩率、后凸畸形角度,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术后所有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病椎椎体高度压缩率和恢复率、椎体后凸角度和矫正率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7.
对一户多发病例家庭作了调查。1974~1978年间这个家庭共9个成员均相继患上麻风,都是TT和BT型;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BT 3例,TT 6例;发病年龄为9~44岁。细菌涂片和病理检查均未查到AFB。单用DDS在家治疗,已全部治愈。这一家9例均未查到AFB,不排菌,故TT和BT作为传染源的作用不能轻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ranscranial electric Motor Evoked Potential,Tce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SEP)监测在早发性脊柱侧凸(early-onset scoliosis,EOS)脊柱截骨矫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此类手术中的神经电生理监测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由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的20例EOS和12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0例EOS患者平均年龄(2.65±0.11)岁,120例AIS患者平均年龄(13.9±0.51)岁。TceMEP、SSEP、自由运动肌电图(free-run EMG)和标准化的麻醉方案用于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研究。结果 EOS患儿采用后路半椎体或者全脊椎切除、短节段固定融合的手术方式。其中95.0%(19/20)的患儿获得术中稳定可靠的SSEP和TceMEP监测基线。1例(2岁,9 kg)直至手术截骨时未获得有效的TceMEP基线。本研究EOS患儿平均TceMEP基线波幅为(88.7±21.9)μV(范围:27~278μV),显著低于AIS患者的(346.7±24.2)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P<0.01)。AIS患者均采用后路内固定,脊柱侧弯矫形植骨融合的手术方式。结论 TceMEP,SSEP和free-run EMG监测方法针对EOS患儿是准确可行的。监测结果可以为手术团队提供准确的神经功能信息,防止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如伴有关节突绞索,前路复位的成功率往往明显下降,常需要行后路手术来复位,再行前路融合,这样使得手术时间延长,创伤增加,难度加大,并发轴性痛的几率提高.为克服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复位困难的问题,笔者在对下颈椎关节突关节的解剖研究基础上,设计并发明了下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器,使大部分关节突交锁患者前路复位成为可能,运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跟骨骨折是足部最常见的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而跟骨关节内骨折占跟骨骨折的75%。其治疗难度大,尚未有较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从2003年4月至2007年6月对波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采用撬拨复位后植骨,结合小切口暴露螺钉内固定方法,应用于临床32例37足,初步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