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腘动脉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25例腘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4例,年龄13 ~72岁,平均(56±16)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18例,外伤6例,腘动脉陷迫综合征1例.本组症状主要为腘窝部搏动性肿物、患肢疼痛、急慢性远端缺血、患肢肿胀等.结果 25例患者中23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7例行动脉瘤切除、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4例行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1例行动脉瘤结扎术,1例行动脉瘤切除、对端吻合术.23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1例患者术后第45天发生吻合口血栓形成,导致远端缺血坏死行膝上截肢术.术后21例(84%)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5±0.5)年,1例双侧腘动脉瘤术后4年又发现右锁骨下动脉瘤,手术成功切除.另2例保守治疗.结论 腘动脉瘤可发生破裂或肢体远端缺血,积极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并需加强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肠造口时预防性放置补片对预防造口旁疝及术后造口并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索预防性放置补片对造口旁疝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搜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3月,最早建库时间可至1997年。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同时使用RevMan 5.3和Stata15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7篇RCT研究,共1307例患者,其中补片组(预防性放置补片)患者657名,对照组(行传统造口手术)患者650名,随访时间12~67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大随访年限内补片组造口旁疝发生率24.0%(158/657)较对照组42.9%(279/650)明显更低(RR=0.55,95% CI 0.40~0.76,I2=64%,P<0.01),补片组与对照组在造口脱垂(RR=0.69,95% CI 0.46~1.04,I2=0%,P=0.08)、造口感染(RR=0.87,95% CI 0.35~2.17,I2=0%,P=0.77)、造口坏死(RR=0.83,95% CI 0.45~1.54,I2=0,P=0.56)、造口狭窄(RR=1.61,95% CI 0.78~3.34,I2=0%,P=0.20)及造口二次手术(RR=0.78,95% CI 0.52~1.16,I2=0%,P=0.22)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中,研究中心数量是文章异质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手术方式、补片位置、补片类型及随访时间均非异质性主要来源。 结论肠造口手术时预防性放置补片可有效减少造口旁疝的发生,且不会增加发生造口并发症的风险,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价值。但仍需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对结果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0岁。以"上腹部饱胀不适、间断性腹痛半年"为主诉于2010年8月就诊于我院,纤维胃镜检查示:胃窦后壁可见一溃疡性肿物,环壁半周,大小3.5 cm×3.5 cm,形状不规则,累  相似文献   
4.
2020年6月13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1例56岁女性病人,以右上腹部不适、腹部肿块为主要症状.病人14年前因卵巢颗粒细胞瘤于外院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术后未进行辅助治疗.入院后完善腹部增强CT及肿物穿刺活检,提示性索间质细胞瘤.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后,于2020年6月29日全身麻醉下行腹膜后巨大肿物切除术+输尿管...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Amyand疝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腹股沟疝,目前并无统一的处理规范。本研究旨在通过系统评价其临床特征及相关手术决策,为降低该病的并发症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自2000年1月1日至今公开发表的成人Amyand疝的相关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资料、评估偏倚并交叉核对后行系统评价。结果 最终纳入141篇文献,共计184例成人Amyand疝患者。中国为发文量最多的国家,而刊文量最多的期刊为Hernia。在临床特征方面,男性占91.8%,其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而女性中位发病年龄为69岁;89.1%的Amyand疝发生于右侧,8.9%的患者是复发疝;75例患者未报告相关信息,余109例患者中有104例斜疝,4例直疝,1例马鞍疝;25.7%(45/175)的患者于术前诊断,其中超声准确率为23.1%(6/26),CT准确率为75.0%(33/44),超声联合CT的准确率为62.5%(5/8),1例通过灌肠诊断。治疗方面,42例患者行择期手术,122例行急诊手术,20例未获得相关信息;45.6%的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50%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4.4%的患者未做修补或择期手术修补;80.9%的患者切除阑尾,其余患者均保留阑尾;140例术中表现为Losanoff和Basson 1、2型,35例为3、4型,其中12例合并阑尾肿瘤。结局方面,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4 d,125例患者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17例出现并发症(肺部感染或栓塞性疾病6例,手术部位感染5例,血清肿3例,复发3例,尿潴留1例),均为急诊手术患者。结论 成人Amyand疝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腹股沟疝,与嵌顿性或绞窄性疝难以鉴别,常需急诊手术,术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治疗,以不引起植入的补片感染为基本原则。应鼓励更多Amyand疝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提高Amyand疝的诊疗水平及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