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随着强效、特异免疫抑制剂的问世,小肠移植的成活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这些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昂贵的治疗费用,让很多患者难以承受。所以,选择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是很有意义的。青蒿琥酯有免疫抑制作用,可以减轻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提高小肠移植的成功率。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封闭群SD大鼠和Wistar大鼠建立同种异基因小肠移植模型,随机分为3组:①同基因移植组(SD→SD)。②异基因移植组(Wistar→SD)。③异基因移植+青蒿琥酯治疗组(Wistar→SD+青蒿琥酯60 mg/(kg?d),腹腔注射)。〈br〉 结果与结论:同基因移植组大鼠存活均超过10 d,并于第10天全部处死。异基因移植组大鼠平均存活(6.7±0.58) d,治疗组大鼠平均存活(8.50±0.74) 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同基因移植组标本无明显排斥征象,异基因移植组标本在术后第3,5,7天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治疗组部分标本有轻度排斥表现,但出现较晚、程度较轻。ELISA 法检测显示异基因移植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表达水平在术后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治疗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表达水平与同基因移植组比较亦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γ-干扰素表达水平高于同基因移植组(P<0.05)。结果可见青蒿琥酯对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等细胞因子的分泌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2008、2010年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先后发生了里氏8.0和7.1级强烈地震,地震中各种创伤事件发生较多,而急性软组织损伤是其最常见的合并症,积极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对减少部队减员、恢复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发现单兵自热食品加热袋(serf—heating individu meal—ready—to—eat,SM)在抗震救灾辅助治疗软组织损伤中具有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22年4月9日—5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者年龄、性别、地区、疫苗接种等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22 15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或BA.2.2亚型感染,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患者男女比例为1.51:1;平均年龄为(44.91±15.38)岁;0~17岁、18~30岁、31~60岁和≥61岁感染者分别占4.74%、20.80%、62.52%和11.94%;无症状感染者占80.80%,轻型患者占19.20%;平均住院时间为(7.00±2.77)d;未接种和完成1、2和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分别占20.30%、3.18%、31.30%和45.22%,其中≥61岁且完成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仅占10.10%。结论 各个年龄段人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普遍易感。无症状感染者是本次疫情的主体人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隐匿传播,积极加强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疫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尾神经压迫性损伤后不同时间骶髓神经元中神经营养因子-3的表达变化。方法:复制马尾神经压迫性损伤模型。于术后不同时间(1、7、21 d),将动物过量戊巴比妥钠麻醉,心脏灌注后取骶髓(S2-3),固定及切片后,用兔抗NT-3抗体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观察并测量各组骶髓神经元NT-3的阳性神经元数。结果:NT-3免疫阳性反应产物主要在骶髓神经元胞浆着色。腹角的NT-3阳性神经元数在脊髓挤压伤后7 d组和21 d组较正常组和24 h组明显增高(P〈0.05);背角的NT-3阳性神经元数从术后24 h至术后7 d进行性减少,而术后21 d时则增加并高过正常水平(P〈0.05)。结论:NT-3不仅参与脊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可能与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内源性血清二甲基精氨酸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时内源性血清二甲基精氨酸的变化。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50只,实验分对照组和骨质疏松模型组。骨质疏质模型组开腹切除双侧卵巢。12周后腹主静脉取血,处死动物后取下肢骨。骨组织常规切片观察模型复制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分析比较2组大鼠血清中ADMA的含量。结果骨质疏松组骨小梁变细,数目明显减少,排列不整齐,骨小梁间距增宽。对照组骨小梁丰富,宽度适中,分布均匀,排列规则。血清ADMA检测,骨质疏松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去卵巢12周后发生OP,骨质疏松大鼠体内ADMA含量升高。提示体内缺乏雌激素可以导致ADMA升高,进而抑制NOS,减少NO的产生,最终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O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对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NO供体(NOC-18),不同时间段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测定细胞ALP活性;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MP-2的表达。结果:3个浓度组NO对成骨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作用,3组成骨细胞BMP-2表达均增加,其中以NOC-18 10μmol组对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最强。结论:NO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双重调节作用,适量低浓度的NO能够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增强细胞的骨形成作用,提高成骨细胞ALP活性;高浓度NO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弱,NO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与调节和细胞BMP-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给培养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ADMA,然后在不同时间段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增殖,同时应用ALP试剂盒测定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结果:ADMA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影响较小,但其对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有影响。结论:ADMA通过降低成骨细胞的ALP活性抑制成骨细胞的活化,降低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推论其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影响因子,可为骨质疏松的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以2022年4月9日—5月5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对感染者年龄、性别、地区、疫苗接种等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122 15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或BA.2.2亚型感染,其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显示:患者男女比例为1.51:1;平均年龄为(44.91±15.38)岁;0~17岁、18~30岁、31~60岁和≥61岁感染者分别占4.74%、20.80%、62.52%和11.94%;无症状感染者占80.80%,轻型患者占19.20%;平均住院时间为(7.00±2.77)d;未接种和完成1、2和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分别占20.30%、3.18%、31.30%和45.22%,其中≥61岁且完成3次疫苗接种的感染者仅占10.10%。结论 各个年龄段人群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普遍易感。无症状感染者是本次疫情的主体人群,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隐匿传播,积极加强核酸检测是早期发现疫情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的水平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的意义及其评估价值。方法:实验于2005-11/2006-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完成。实验方法:小肠移植模型动物选用封闭群SD和Wistar大鼠4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①对照组(n=6):SD大鼠仅作腹部开关及左肾切除术。②同基因移植组(n=18):供受体均为SD大鼠。③异基因移植组(n=18):供体为Wistar大鼠,受体为SD大鼠。同基因移植组和异基因移植组分别于术后3,5,7天处死大鼠取移植肠段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每次6只;同时取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水平,对照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取血清检测。实验评估:排斥程度评估标准分为轻、中、重3度:①轻度:肠黏膜绒毛数目减少,轻度增粗,变短,少量淋巴细胞和粒细胞浸润,少量凋亡上皮细胞。②中度:肠黏膜绒毛明显变矮增宽,黏膜上皮开始脱落,细胞浸润加重,上皮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多。③重度:肠绒毛结构消失,上皮脱落,间质大量炎细胞浸润,肌层结构破坏,血管炎。结果:42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异基因移植组大鼠术后第3,5,7天的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分别符合轻、中、重度排斥反应,对照组和同基因移植组无明显排斥征象。②异基因移植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的表达水平在术后第3,5,7天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白细胞介素2水平升高以第3天明显,第5天达到高峰,第7天即有所下降;干扰素γ水平升高较为缓慢,第7天明显升高。同基因移植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水平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在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清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γ水平监测可作为预测及早期诊断大鼠小肠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SD大鼠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红景天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5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胃肠外科实验室完成。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250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红景天处理组,每组10只。红景天液制法参照中药质量标准:取红景天生药102g,加水煎煮2次,第1次1.5h,第2次1h,滤过,滤液合并后加水调至120mL,每只大鼠2mL/d,相当于生药5g/(kg·d)。缺血再灌注模型制备:动物于术前12h禁食,不禁水。以2%盐酸氯胺酮(100mg/kg)腹腔注射麻醉。生理盐水2mL/d,连续灌胃5d后,取正中切口入腹后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以无创伤血管夹阻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造成小肠完全缺血60min,然后松夹进行再灌注60min。假手术组:生理盐水2mL/d,连续灌胃5d后,只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但不作阻断。红景天处理组:红景天按5g/kg生药,溶于2mL水中灌胃给药,连续5d后,分离肠系膜上动脉,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min后再灌注60min。检测各组大鼠小肠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其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含量。结果:3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缺血再灌注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和红景天处理组[肿瘤坏死因子α:(2.57±0.29),(0.32±0.06),(1.06±0.11)μg/L;白细胞介素-6:(965.73±42.01),(122.46±1.74),(385.03±13.50)ng/L,P<0.01]。②缺血再灌注组丙二醛水平高于假手术组和红景天处理组[(0.68±0.11),(0.33±0.10),(0.54±0.12)nmol/g,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和红景天处理组[(34.12±5.31),(92.63±3.82),(55.66±5.92)NU/g,P<0.01]。结论:红景天可通过抑制细胞因子表达及清除氧自由基的方式,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