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课题用蜂蜡石油醚溶液浸泡内贮抗生素的BGC管,以制备具有局部药物绥释作用的复合人工骨。体外实验表明,用16%、12%、8%、0%不同浓度蜂蜡包裹的氯霉素/BGC复合人工骨。药物释放速度有显著差异。Td分别为:654.46d、624.71d、70.64d及36.71d。体内实验表明,用12%、16%蜂蜡包裹的氯霉素/BGC复合人工骨,药物释放期可维持在26~35天,局部维持有效抗菌浓度则可达100天以上。实验结果提示,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复合人工骨有可能直接用于治疗感染性骨缺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临床植入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整复颌面畸形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成分C3、C4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检测。结果显示,术前术后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表明该材料植入体内不改变机体正常免疫状态,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将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MBGC)应用于颌面畸形患者36例,获得满意效果。就该材料的特性和临床应用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含氟磷灰石和氟金云母的可切削生物活性陶瓷的性能、结构和生物学性能。体外模拟试验 ,动物试验及在整形外科试用结果表明该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使用方便 ,能与骨直接结合 ,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生物活性陶瓷如羟磷灰石,生物玻璃,玻璃陶瓷等由于生物相容性好,能与骨组织界面形成化学性结合,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作为一种新型骨移植材料,近几年来已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国外对此类材料的研究已进行了多年,其中羟磷灰石已用于临床作齿槽嵴加高,牙周袋内植入,骨缺损充填及修复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生物玻璃和玻璃陶瓷实验研究的资料较多,尚未见到用于颌面外科  相似文献   
6.
采用MC组份的玻璃作中间过渡层,通过严格控制涂层工艺,成功地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钛涂层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达到22.7MPa。XRD图谱显示,涂层表面主要晶相为氧磷灰石。SEM观察结果,材料表面呈多孔状态,孔径为1~10um,气孔率为20~30%。EDX分析表明,涂层界面Ti,Ca,P等元素因热扩散而互相渗透,在界面区形成多种元素共存区,由此产生的化学键合力促进了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经测试,涂层复合材料各项生物学性能都达到ISO标准要求,初步临床应用显示了该复合材料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按常规方法摘除兔一侧眼球,眼眶内植入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义眼座。术后未发现排斥反应;三个月后用超声波(带多普勒)检查,眼座内可见静脉样血流频谱;六个月后取出义眼座,作病理组织学检查,见义眼座内90%的间隙已为纤维血管充满。结果表明,国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义眼座组织相容性好,无排异性,是一种可取代国外同类产品的眼眶内植入物。  相似文献   
8.
致密型生物活性陶瓷作立即牙根种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本组研制的致密型生物活性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和锆——羟基磷灰石陶瓷)作立即牙根种植共68例、139颗。患者在局麻下拔牙,形成粘骨膜瓣,根据离体牙根及X线牙片选择人工牙根,植入牙槽窝内,颌端位于牙槽骨缘下2mm,便于血凝块形成。术后定期作临床及x线片观察,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好,3~6个月后人工牙根周围有明显的新骨形成,种植体与牙槽骨的界面结合牢固,人工牙根稳定且无形状改变,牙槽嵴无明显吸收,故提高了义齿修复的效果。本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陶瓷作为种植材料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它不但用于人工牙根的植入、萎缩牙槽嵴的增高、牙槽窝的充填、颌骨缺损的修补、颌面部的整容等,而且也逐渐用于医学临床的其它领域。但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不好,就会导致种植失败。因此,大家都重点关注种植体—骨界面的研究。对人工骨来说,  相似文献   
10.
活性玻璃陶瓷植入牙槽窝预防牙槽嵴萎缩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摘除以后,牙槽骨逐渐萎缩,使牙槽嵴变低、变窄,甚至呈刀刃状,这是临床上常见的现象,尤以无牙颌患者最为常见。牙槽嵴的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义齿的固位与功能恢复。以往为了解决这类患者义齿修复中的困难,通常是先行外科手术——前庭沟形成术、牙槽嵴植骨加高术等,而后才行义齿修复。但由于适应症的限制和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