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系统规范化心理护理对脑胶质瘤患者应激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湖北省某医院就诊且需行手术治疗的60例脑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规范化心理护理,2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2组患者血清IL-6、CRP表达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ACTH,NE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降低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语言交流及运动功能)5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护理、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语言交流、运动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规范化心理护理用于脑胶质瘤患者,可明显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骆春林 《西南军医》2017,(4):380-383
目的 观察品管圈对肿瘤患者疼痛状态、疼痛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80例肿瘤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40例)采用疼痛专项品管圈干预.两组护理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状态、疼痛知识知晓率及医护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无痛及轻度疼痛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重度疼痛及剧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自我评估、疼痛相关知识认知、按时口服止痛药、不良反应预防及疼痛正确护理等疼痛知识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言语沟通、宣传教育、答疑、随访效果等医护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干预可明显缓解肿瘤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疼痛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CRF)与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将120例化疗患者分为无癌因性疲乏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30例。采用生存质量调查测定(FACT-L)量表评估化疗患者生存质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皮质醇水平。比较各组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水平,并分析CRF与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水平的相关性关系。结果不同CRF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随着CRF严重程度加重,生存质量评分及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及疲乏总分与各生存质量评分均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及疲乏总分与血清皮质醇水平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结论化疗患者CRF与生存质量、血清皮质醇激素均具有明显相关性,而血清皮质醇水平可作为判断化疗患者CRF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骆春林 《西南军医》2015,(3):335-337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AP)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287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治疗意愿分为两组,PICC组(n=140例)经PICC化疗治疗,VAP组(n=147例)经VAP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导管留置率、意外拔管率、留置时间、生活质量及导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VAP组患者置管后第6、12个月导管置管率及留置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PICC组(P<0.05),而意外拔管率明显低于PICC组(P<0.05);VAP组患者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ICC组(P<0.05)。结论 VAP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留置时间长、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点,可作为化疗理想的深静脉通道。  相似文献   
5.
骆春林 《西南军医》2016,(2):192-19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中的价值。方法160例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8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疾病类型、置管静脉、置管次数、置管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及CRBSI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疾病类型、置管静脉、置管次数及置管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RBSI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1.25%)(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封管方法应用于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172例肿瘤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患者85例PICC置管采用SAS法予以冲管、封管处理;肝素钠组患者87例PICC置管采用SASH法予以冲管、封管处理。比较2组堵管发生率。结果肝素钠组患者PICC导管堵管发生率5.43%,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的18.07%(P<0.05);2组化疗期间均未出现血小板、粒细胞明显降低及出血倾向表现。结论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行肝素钠SASH脉冲式正压封管可明显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