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研究b值大小及数量对肝脏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大小及其可重复性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对39例健康志愿者行肝脏DWI扫描,使用膈肌导航单次激发平面回波序列扫描2次,分别生成b值为(0、100)、(0、500)、(0、800)、(0、100、500)和(0、100、500、800) s/mm2的ADC图像.分别在左、右肝选取3个层面,然后在每个层面各选3个圆形感兴趣区(ROI)测量ADC值,分别以左、右肝9个ROI的平均ADC值代表左、右肝的ADC值.结果 b值相同时,左肝ADC值大于右肝(P<0.001).b=0、100 s/mm2时ADC值最大;b=0、100、500、800 s/mm2时ADC值最小.Bland-Altman分析显示,b=0、100、500、800 s/mm2时可重复性最好(右肝:LOA=10.5%;左肝:LOA=13.9%).结论 b值越小,ADC值越大;使用多个b值计算的ADC值可重复性最高,在临床中测量肝脏DWI的ADC值时使用多个b值计算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群甲真菌病患病率、临床分型、菌种构成的现况。方法:选取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专科2006年7-8月门诊就诊糖尿病患者287例,进行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对有甲形态异常者作甲真菌培养,根据临床表现及甲真菌培养阳性诊断甲真菌病,统计分析糖尿病病人甲真菌病的患病率以及临床分型、菌种构成等指标。结果:287例糖尿病病人甲真菌病的患病率为8.7%;不同病程组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54,P>0.05);临床分型主要为远端侧位甲下型(40.0%),其次为全营养不良型(36.0%),浅表白色型和近端甲下型分别为8.0%和16.0%;分离菌种皮肤癣菌和酵母菌各占44.0%,霉菌为8.0%,混合感染4.0%。结论: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的平均发病率,糖尿病患者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以远端侧位甲下型多见,病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和酵母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顺磁氧化铁(SPIO)标记对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转铁蛋白受体(TfR)和铁蛋白轻链(Fn-L)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标记组(实验组)采用多聚赖氨酸(PLL,终质量浓度为1.5μg/mL)介导SPIO(终质量浓度为50μg/mL)标记ADSCs。在2、4、8、16、24、96、168、336、504、672 h,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实验定量检测实验组和未标记组(对照组)TfR和Fn-L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PLL-SPIO标记ADSCs后,实验组Fn-L mRNA(2、4、8、16、24、96、168、336 h)及蛋白(16、72、96、168 h)(P均〈0.05)表达水平会暂时性升高,至标记后一定时间,Fn-L mRNA(504、672h)及蛋白(336、504、672h)表达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TfR mRNA(2、4、8、16、72、96、168、336 h)及蛋白(24、96 h)(P均〈0.05)表达水平会暂时性减低,至标记后一定时间,TfRmRNA(504、672 h)及蛋白(168、336、504、672 h)表达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一定浓度内,PLL-SPIO标记ADSCs,对Fn-L和TfR基因及蛋白表达仅产生暂时性影响;从而为细胞内标记过程的安全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5.
颜丽芬  梁长虹   《放射学实践》2011,26(3):354-356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必须微量元素,它广泛参与机体内的代谢过程,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铁主要用于血红素蛋白及非血红素蛋白的合成,包括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呼吸链的主要复合体、细胞色素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在人体内参与氧的运输、细胞内电子传递及能量代谢等过程[1]。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儿童永存镰状窦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镰状窦患儿的MRI资料,均行MR平扫,获得T1WI、T2WI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图像,4例增强扫描,1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结果 5例中,1例合并Dandy-Walker畸形,1例合并小脑蚓部肿瘤。其余3例未见合并静脉窦血栓或肿瘤压迫等导致静脉窦异常开放因素,直窦存在正常引流功能,考虑永存镰状窦。结论 MR T1WI序列矢状位图像以及增强MRV图像对永存镰状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CT、核磁共振成像(MRI)征象与病理特点的联系,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广东省人民医院2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SPT术前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病灶位于胰头8例,胰体3例,胰尾10例。病灶最大直径3.5~18.0cm,平均6.3cm。9例以实性为主,8例为囊实性相间,4例以囊性为主;4例可见环形钙化,1例可见出血征象。2例恶性SPT中,1例出现肝转移,1例侵犯十二指肠壁。三期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实性部分动脉期呈周边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SPT的CT、MRI表现能反映其病理特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本病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娩后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对睡眠质量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石狮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施以精细化护理,持续护理3 d,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产后出血量、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后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可改善产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