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1.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出血性囊肿的认识及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出血性囊肿的7例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将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相对照。结果CT及MRI表现为内部密度或信号混杂肿块,其中2例有边缘欠规则强化,3例病灶内部见条片状强化。结论肾上腺出血性囊肿其影像表现与病理表现关系密切,对其提高认识及术前正确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动态增强模式特点。方法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23例24个病灶,其中恶性13例14个病灶,良性10例10个病灶。采用PHILIPSinteraAchieva1.5T磁共振机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加减影技术。分别用强化时间-信号曲线类型,1、2、4、8min强化率,峰值强化率,峰值强化时间来分析良恶性肿瘤的特点。结果动态增强减影显示全部病灶。恶性肿瘤的强化时间-信号曲线类型有A型7.1%(1/14)、B型78.6%(11/14)、C型14.3%(2/14);良性肿瘤有B型30.0%(3/10)、C型70.0%(7/10)。良恶性肿瘤的早期(1、2min)强化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4、8min强化率和峰值强化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强化时间在2min内100%为恶性;在2~4min间50.0%为恶性、50.0%为良性;>8min者20.0%为恶性、80.0%为良性。结论有效结合形态学和动态增强曲线类型、早期强化率和峰值强化时间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肾上腺出血性囊肿术前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术后病理确诊为肾上腺出血性囊肿的4例作回顾性分析,复习文献并讨论其误诊原因。结果误诊原因:(1)对肾上腺出血性囊肿的认识不足;(2)影像学检查本身的局限性,对病灶来源判断不清;(3)部分肾上腺出血性囊肿有强化,对病灶性质误判。结论提高对肾上腺出血性囊肿的认识对减少误诊很重要,联合应用影像学检查能提高肾上腺出血性囊肿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在泌尿系统阴性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泌尿系统阴性结石患者行CT扫描并对照其KUB、IVP表现.结果本组泌尿系统阴性结石KUB、IVP检出率低,CT对结石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并可鉴别IVP发现的充盈缺损的性质.结论CT是泌尿系统阴性结石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腺结核(pancreatic tuberculosis,PT)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行误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3例行MS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PT患者,分析PT的MSCT表现,分析其位置、边缘、密度、增强特征及与胆管、胰管、周边血管的关系。结果 MSCT诊断为胰腺癌1例,胰腺癌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1例,淋巴瘤1例,经病理证实3例均为PT,误诊率达100%。MSCT多表现为胰腺内局灶性略低密度肿块,轻中度环形强化或蜂房状强化,常伴有后腹膜及邻近淋巴结肿大,且肿大淋巴结呈环形强化,胰管及胆管扩张程度轻,周边血管为受压改变。结论胰腺内局灶性环形或蜂房状强化的肿块及伴有环形强化的胰周淋巴结肿大,胰管及胆管扩张程度轻或不扩张,为PT相对特征性的MSCT表现。  相似文献   
6.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 ,78岁。恶心呕吐伴肛门排便排气停止 3天 ,我院门诊给予抗炎补液对症处理 ,症状未缓解而收住入院。查体 ,腹平软 ,右上腹压痛 ,无反跳痛 ,无肌卫 ,墨菲氏征 ( ) ,肠鸣音减弱。B超检查 :萎缩性胆囊炎伴结石 ,胆道积气。X线检查 :胃十二指肠稀钡餐造影示十二指肠水平部梗阻 ,见一直经约 3 5cm的圆形充盈缺损 ,边界光整 ,环以线状钡影 ,钡剂流入胆囊。诊断为胆石性十二指肠水平部梗阻 ,胆囊十二指肠内瘘形成。手术所见 :十二指肠水平部约直经 3cm的结石 ,胆囊萎缩 ,切开胆囊 ,内有钡剂流出 ,取出直径约 1 0cm的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隐匿性骨折MRI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检查,其中男19例,女11例.使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超导高场MRI系统,场强1.5 T.采用常规SE序列T1WI成像(TR、TE=700、20)、快速SE序列T2WI成像(TR、TE=4 700/100)和脂肪抑制序列.结果:30例患者共有40处骨髓信号异常,30处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0处为T1WI低信号、T2WI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均为明显高或混杂偏高信号.结论:MRI是早期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理想方法,T2WI脂肪抑制序列最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