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2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经积极合理治疗(休息、限钠、氧疗、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等)不能控制的肺心病顽固性心衰患者,共21例,男9例,女13例,年龄28~78岁。咳嗽、喘息病史8~35年,肺心病病史3~15年。所有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咳、痰、喘、紫绀与体循环淤血征象,合并呼吸衰竭13例。低渗脑病4例,急性心肌梗塞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欧乃影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预防措施。方法观察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所作1000例增强扫描者静脉注射欧乃影0.2mL/kg(其量浓度(c)为0.5mol/L)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100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6例,其中,非过敏反应3例,轻度过敏反应3例,无中度及重度过敏反应。结论欧乃影在磁共振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收集我院60例临床拟诊垂体微腺瘤患者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增强扫描的资料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收集2004年2月至2008年10月我院60例临床怀疑垂  相似文献   
4.
急性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acute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otomas,ASSEH),又称非外伤性脊髓硬膜外血肿(NSEH),是指急性起病、无外伤病史患者的椎管内硬膜外腔血液非特异性地聚集,占硬膜外腔病变的0.3%~0.9%。ASSEH临床上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多引起脊髓功能的严重损害,如不及时诊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性脊髓血管病变,占脊髓占位性病变的3%~11%,对于本病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脊髓血管造影。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成像(MRI)多方位扫描及多参数成像,特别是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的应用,提高了对本病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有助于对畸形血管的显示。本文就其初步应用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视、远视和老年医生参加手术时必须戴眼镜,而进入手术间又必须戴口罩,镜片往往因呼吸被蒙上一层气雾,影响视力、影响操作,现介绍一简便方法,即可避免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38岁,头痛、双下肢无力20天,左侧肢体活动受限4~5天,伴语言思维不清.既往体健.查体:精神淡漠,反应迟钝,双下肢肌力Ⅲ级,腱反射亢进,巴氏征(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正常,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心电图、胸片无异常.外院CT示双侧额叶不规则片状低密度灶,考虑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3D-CE-MRA诊断脊髓血管畸形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先天性脊髓血管病变,占脊髓占位性病变的3%~11%.对于本病的诊断以往主要依靠脊髓血管造影.近年来由于MRI多方位扫描及多参数成像,特别是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的应用,提高了对本病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有助于对畸形血管的显示.本文就其初步应用和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发展,扫描速度的提高,辅助设备的完善,使MRI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甚至成为一些危重急诊病人治疗前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如超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我院自2003年9月引进磁共振系统以来已成功完成17 650例病人的检查,其中危重病人85例、幼儿15例、孕妇1例,此类病人病情较重且易变化,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磁共振波谱(MRS),从形态学和组织代谢方面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病变进行诊断与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随访证实的25例前列腺病变患者,其中前列腺癌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7例,对其MRI和MRS表现进行了分析。MRI平扫观察前列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信号特点,MRS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的枸橼酸盐(Cit)和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e)的波峰及化学位移,并测定(Cho+Cre)/Cit值。结果 8例前列腺癌在T2wI图像上表现为外周带的信号减低,其中3例为单侧局灶性,5例为双侧弥漫性,其中3例有精囊受侵,2例膀胱受侵和骨转移;17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在T2WI上均显示前列腺移行带和中央带的增大,其中7例表现为局灶性结节状高、低信号,10例表现为弥漫性体积增大,呈均匀低、等信号。MRS显示前列腺癌的Cit峰明显下降,Cho峰升高,(Cho+Cre)/Cit的均值为2.81±1.03,而良性前列腺增生表现为Cit峰高耸,(Cho+Cre)/Cit的均值为0.59±0.16。结论常规MRI联合MRS有利于对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