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心肌酶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非转流经典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组)和多巴胺组(D组,对照组)。N组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D组术中静脉输注多巴胺;调整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输注速率,维持术中平均动脉压(MAP)>8.0 kPa。分别于切皮前、切皮后60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60 min及240 min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和心肌酶指标。 结果 两组间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各时点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切皮前及切皮后60 min时两组各心肌酶值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他时点均超过正常范围;与切皮前及切皮后60 min时相比,两组新肝期60,240,min时各心肌酶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各时点各心肌酶水平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使用剂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晚期肝硬化患者行肝移植术中静脉输注去甲肾上腺素对患者心肌酶无不利影响;但新肝再灌注早期心肌细胞损伤严重,术中应加强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0年以来,为30例使用传统胃管放置失败的病人采用自制的带纲丝胃管放置成功。患者年龄15~58岁;其中急诊抢救服毒病人置胃管洗胃5例,昏迷病人鼻饲14例,全麻病人术中放置胃管11例;置管操作时间20~908;正例在置管过程中误入气管,发现后立即退出重新置入成功。1制作及置管方法取一根比胃管约长10cm,直径0.5~0.8mm的钢丝,乙醇浸泡消毒后备用。取无菌胃管包,将消毒钢丝置人胃管内达前端斜开口处。为避免在置管过程中钢丝前端刺伤自管或胃粘膜,用一9号无菌针头在斜开口处向胃食尖端实体部分扎一小孔(注意不要扎穿),把钢…  相似文献   
3.
两种中心静脉穿刺径路在肝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在肝移植术中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两种径路行中心静脉穿刺所造成的机械性并发症.方法:55例2005年1月~2005年7月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26例),另一组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29例),所有操作均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施行.记录每个患者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血小板计数、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误穿动脉、血肿和气胸发生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穿刺成功率、机械损伤等并发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经锁骨下静脉法的试穿次数多于经颈内静脉法;两种方法导管尖端位置过深的发生率都很高,有的病例导管尖端到达右心房;颈静脉组有2例由于误穿动脉而造成血肿.结论:在肝移植手术中,对有经验的麻醉医师来说,不论经颈内静脉还是经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都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位肝移植术(OLT)中肺损伤的程度,探讨乌司他丁(UTI)对OLT中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择期行OLT手术患者随机分为UTI组和对照组各20例,UTI组(n=20)切皮后将UTI 10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氯化钠溶液,持续静脉输注,之后每隔4 h重复使用.对照组(n=20)以等容量生理氯化钠溶液代替.于麻醉后切皮前、无肝前期120 min、无肝期30 min、新肝期10 min、新肝期60 min和术毕对肺顺应性、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峰值压力和平台压力进行观察.结果:在新肝期10 min、新肝期60 min和术毕时,对照组的肺顺应性显著下降,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峰值压力和平台压力显著升高(P<0.05).UTI组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峰值压力和平台压力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肺顺应性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0LT过程造成肺损伤,UTI在OLT中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麻醉机是麻醉医师必用的医疗设备,其种类、型号繁多[1]。HEYER麻醉机Narkomat型在众多麻醉机型中很有特点,为操作、监控和半封闭吸收式缓冲性麻醉系统,也可在低流量麻醉气体技术下进行全封闭系统操作。该麻醉机系统充分强调人机和谐、工程设计以及安全、易操作为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6.
经膈肌下抬挤心脏急救肝移植术中心搏骤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心搏骤停是肝移植术中比较少见但又十分凶险的并发症.武警总医院从2002年4月至2003年7月,非体外静脉转流下施行肝移植70例,术中5例发生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围术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方法 选择施行活体部分供肝原位肝移植术的晚期肝病患者20例,均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分别于切皮前即刻(T1)、切皮后60 min(T2)、无肝期30 min(T3)、新肝期60 min(T4)及新肝期240 min(T5)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指标。记录无肝期尿量、术中总尿量、呋塞米用量及术后24 h尿量;并连续检测术后1周内肾功能指标。 结果 术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均维持在目标范围内,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各时点血清胱抑素C(Cys 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Cr)及肌酐清除率(Ccr)均在正常范围内;无肝期尿量(90±19)mL、术中总尿量(2 109±862)mL、呋噻米用量(35±17)mg、术后24 h尿量(2724±911)mL;术后1周内各时点血清β2-MG、Cr及Ccr也均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活体部分供肝移植围术期患者肾功能未发生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氨茶碱在心肺转流(CPB)术中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2~6岁.体重12~20 kg,随机分为氨茶碱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后先静脉缓慢(5 min内)注射浓度为1 mg/ml的氨茶碱2mg/kg.其后按0.5 mg·kg-1·h-1经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浓度为1 mg/ml的氨茶碱至CPB结束.C组以生理盐水替代A组用的氨茶碱作为对照.监测给氨茶碱前(T1)、停机后5 min(T2)、30 min(T3)、60 min(T4)的静态肺顺应性(Cst)和动态肺顺应性(Cdyn);记录HR、MAP、中心静脉压(CVP)、潮气量(VT)、气道峰压(Pmax)、平均气道压(Paw)、气道平台压(Pplat)、呼气末正压(PEEP)、吸入氧浓度(FiO2)、PaO2、PaCO2.计算呼吸指数(R1)及氧合指数(OI).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浓度.结果 T2、T3时A组HR显著加快.并快于C组(P<0.05).T2~T4时C组OI、Cst、Cdyn较T1及同时点的A组明显下降,而Paw及R1明显升高(P<0.05).C组T2~T4时TNF-α、IL-8浓度显著高于T1时及A组(P<0.05).结论 氨茶碱可通过抑制CPB的炎性反应对手术患儿具有良好的肺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原位肝移植时的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2组:(1)乌司他丁组(n=10)于皮肤切开后静脉持续滴注乌司他丁30×10^4IU,以后每隔4h重复使用;(2)对照组(n=10)于相应时间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在非静脉转流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T41)、无肝前期120min(T1)、无肝期30min(T2)、新肝期5min(T3)、新肝期60min(T4)和手术完毕(T5)时抽取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浓度,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除T1外,其余时间点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对照组T3、T4、T5时的RI值均较R时升高(P〈0.01),乌司他丁组仅T3时的RI值高于T0时(P〈0.05)。乌司他丁组T4、T5时的R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T2、T3、T4、T5时的IL-6和IL-8浓度均较T0时升高(P〈0.01,P〈0.05),但乌司他丁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T1、T2、T3、T4、T5时的TNF-α浓度均较T0时升高(P〈0.01,P〈0.05),但乌司他丁组T3、T4、T5时的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T3、T4、T5时的MDA浓度均较T0时升高(P〈0.01,P〈0.05),但乌司他丁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对照组T3、T4、T5时的SOD活性均较T0时下降(P〈0.01);乌司他丁组仅T3时的SOD活性低于T0时(P〈0.05),而T3、T4、T5时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减轻肝移植所致的炎症反应,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减轻AL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乌司他丁对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CD18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J0例,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组,n=20):切皮后开始持续静脉输注乌司他丁30万单位(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每4小时重复一次;对照组(C组,n=20):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切皮前即刻、切皮后120min、无肝期30min、新肝期60min和术毕采集外周静脉血1ml,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和CD18的表达。结果与切皮前比较,u组各时间点CD11b和CD18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C组新肝期60min和术毕时其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C组比较,新肝期60minU组CD11b和CD18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原位肝移植术中患者CD11b/CD18表达的上调,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