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分析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结果 CT表现:2例呈类圆形,9例均表现为不规则形,CT平扫肿瘤密度为等或略低于肌肉密度,增强扫描肿瘤呈轻至中度渐进性强化,均无坏死及出血,6例肿瘤内见增强的血管影穿行。结论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像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几种罕少见的脑胚胎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罕少见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CT表现.结果10例中,幕上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6例,室管膜母细胞瘤2例,髓上皮瘤1例,非典型性畸胎样或横纹肌样瘤1例,其中,4例为婴幼儿和儿童.各肿瘤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是确诊的依据.肿瘤均位于幕上,体积较大,形态多不规则,呈分叶状,信号、密度不均匀,坏死囊变多见;肿瘤实质CT平扫多旱稍高密度,MRI表现为T2WI呈等或较高信号,T1WI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显著强化.结论罕少见脑胚胎性肿瘤患者的MRI、CT表现无明显特异性,结合临床及病理组织学特征对其进行全面认识了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周血Ⅱ型干扰素调节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T淋巴细胞(CD4、CD8)与脑出血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7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以及观察组内不同分期、不同病情程度患者外周血IFN-γ、CD4、CD8表达水平,利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外周血IFN-γ、CD4、CD8表达水平与脑出血患者分期、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外周血IFN-γ、CD4、CD8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超急性期患者外周血IFN-γ、CD4、CD8表达水平高于急性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外周血IFN-γ、CD4、CD8表达水平随着病情程度的提升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外周血IFN-γ、CD4、CD8表达水平与脑出血患者分期、病情程度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外周血Ⅱ型干扰素调节因子IFN-γ和T淋巴细胞CD4、CD8参与到了脑出血的发生、发展之中,对今后临床评估脑出血患者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帮助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椎管内脊膜囊肿在低场磁共振的MR表现,并对其分类与分型、临床症状、MRI表现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方法本组42例均行0.35T永磁型磁共振矢状面T_1WI、T_2WI和横断面T_2WI及部分患者加行轴位T_1WI,12例行MR增强扫描。结果按Nabors方法分为: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Ⅰa型)4例,骶管内脊膜囊肿(Ⅰb型)32例,根性囊肿(Ⅱ型)4例,椎管内硬膜下脊膜囊肿(Ⅲ型)2例。椎管内脊膜囊肿均边界清楚,T_1WI均匀低信号,T_2WI均匀高信号,与脑脊液相似,12例增强扫描均无强化。Ⅰa型常位于中下段胸椎脊髓背侧,并脊髓受压、硬膜外脂肪推移。Ⅰb型位于骶管内,与硬脊膜囊之间有脂肪相隔。Ⅱ型位于硬脊膜囊侧方,其内有神经根存在。Ⅲ型囊肿常位于胸段脊髓背侧,脊髓受压、前移和变形。结论低场MRI能较好地显示椎管内脊膜囊肿,对椎管内脊膜囊肿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提供影像依据,Ⅰa型及Ⅰb型椎管内脊膜囊肿MR征象较典型,诊断不难;而根性囊肿及硬膜下脊膜囊肿需要与囊性神经鞘瘤及肠源性囊肿鉴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