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化。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的CRAB菌株数据,描述其临床分布,并用WHONET软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 182株非重复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中,检出CRAB 514株,其中CRAB感染菌株367株;2014-2016年CRAB感染检出率逐年上升;CRAB标本多来源为痰液,占61.31%;CRAB感染部位主要集中在下呼吸道,占47.1%;CRAB感染菌株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胸外科、急诊科、普外科胃肠和呼吸科,占59.67%;3年间CRAB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CRAB感染主要发生在神经外科和胸外科等科室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中,CRAB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采取合理的抗菌药物管理措施可降低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我科203例老年 AMI患者,32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98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73例行急诊PCI治疗(PCI组)。比较3组血管再通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病死率。结果:溶栓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66.3%,PCI组为97.3%(P<0.01)。住院期间,对照组、溶栓组及 PCI 组间 LVEF 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9.4%、7.1%和4.1%,对照组与溶栓组、溶栓组与P C I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PCI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溶栓再通和 PCI 成功患者住院期间 LVEF和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16.9%和8.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5%和2.8%)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1±2.5)年、(3.6±2.4)年和(3.4±2.3)年,随访期间心梗再发率分别为23.1%、13.8%和7.4%,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3.1%、55.2%和19.1%,需要再次行血运重建率分别为61.5%、42.5%和11.8%,LVEF值分别为0.456±0.121、0.568±0.132和0.615±0.115,病死率分别为15.4%、9.2%和5.9%,PCI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溶栓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 AMI患者急诊PCI治疗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探讨动态血压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24例)和单纯高血压组(96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变异性[白昼(14.01±4.26)比(17.54±5.51),夜间(15.05±4.01)比(19.32±3.71)]及脉压[白昼(56.66±7.43)mmHg比(66.32±13.62)mmHg,夜间(55.71±6.62)mmHg比(63.86±7.52)mmHg]均显著升高(P均<0.05),非杓型节律比例明显增大(60.32%比82.4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收缩压、脉压水平高,血压变异性大,昼夜节律异常者比例大,这些异常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钠尿肽(BNP)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 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IV级的重症CHF患者44例,在基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BNP(rh-BNP)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出入量、中心静脉压、肾功能、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观察BNP的疗效。结果: 44例患者中40例患者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加,心率、中心静脉压、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VEDD缩小,LVEF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外源性rh-BNP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衰症状。治疗重症CHF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逐年增加.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超过70%,且多伴有多个器官的疾病[1].本文通过对2年内(2006~2008年)在我科住院的28例年龄超过90岁的超高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进行总结,为提高临床救治水平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多支病变的老年肾衰竭患者外周血脂质水平。方法将12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疑似冠心病、年龄超过60岁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两组,血管病变不超过50%的患者纳入对照组(67例),存在多支病变的患者纳入实验组(61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治疗后外周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的水平。结果实验组TG、TC、LDL、Lp (a)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代谢紊乱是影响慢性肾衰竭持续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患者病变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将不断增加并且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CHF 5年存活率不足50%[1],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虽然药物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制剂,能改善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但仍存在较高病死率[2]。心力衰竭是一种渐进性疾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该院2001-2005年眼科疾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眼科住院各类疾病按性别、年龄和病种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病人数为前五位的病种依次是: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疾病、角膜疾病和眼外伤,共占我院眼科四年来所有住院病人的65.16%;白内障发病人数最高,且多发于60~80岁,共353例,男:女=1.14:1,主要为老年性白内障;青光眼多发于60~80岁,男:女=1.58: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男女比例为1:2.58,其他均为男性发病人数较多;视网膜疾病各年龄段发病构成比比较均匀,治愈率较低;角膜疾病主要病种为角膜炎;眼外伤20岁组发病人数最多,男女比例为7.52:1。结论反映了我院眼科疾病的构成和分布特色,为眼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
<正>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血栓栓子堵塞肺动脉主干和(或)其分支所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为进一步提高PTE的诊断率及治愈率,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7例PTE患者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及斑块形态学的影响,以期揭示其抗AS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AS模型组、辛伐他汀干预组.给予高脂饮食同时灌胃维生素D3建立AS模型;干预组于第8周开始给予辛伐他汀2.5 mg·kg-1·d-1灌胃;各组分别于10周、12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HMGB1蛋白表达,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MGB1 mRNA表达,并观察主动脉斑块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主动脉斑块内HMGB1蛋白表达呈强阳性,辛伐他汀干预组HMGB1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12周时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10周、12周时HMGB1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10周:19.695±1.418、比2.981±0.753,12周:20.542±1.132比3.219±0.332,均P<0.01);辛伐他汀干预组10周、12周HMGB1mRNA表达(15.798±0.891,12.641±0.734)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且12周时表达低于10周时(P<0.05或P<0.01).模型组主动脉内有明显钙化斑块,呈环状,斑块遍及整条动脉;辛伐他汀干预后可明显抑制斑块形成,12周斑块面积较10周时进一步减小.结论 辛伐他汀能减轻AS大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降低斑块组织中HMGB1的蛋白及mRNA表达,通过减轻炎症反应起到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