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双能量扫描技术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同能量级别下对X线不同衰减的物理特性,获得反映组织化学成分的组织特性图像,从而提高腹部富血供病变的显示,同时能够进行组织化学成分分析等,获得物质特异性图像,如虚拟平扫图像、碘图等。目前已较广泛应用于肝脏、胆道、肾脏、肾上腺以及胃肠道等主要腹部器官组织疾病的研究。本文就CT双能量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腹部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胰腺肿瘤或炎性病变易侵犯或压迫脾静脉而致其阻塞,造成其引流区域血管系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称为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①胃短静脉→胃底静脉丛→胃冠状静脉和②胃网膜静脉→胃结肠干→肠系膜上静脉是PSPH主要的两个侧支循环通道,在螺旋CT上表现出特征性的分布和走行,并在胰腺癌术前分期和评估PSPH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增强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有利于连续追踪上述血管走行, 清晰显示其毗邻关系,有助于PSPH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5.
向读者展示1例典型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的增强CT及MRI图像,并简要阐述了典型影像征象背后的病理机制,以期加强读者对这一罕见疾病的典型影像征象的了解与认识,从而降低对该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6.
MR成像在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胰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区解剖结构复杂,该区恶性肿瘤组织来源多样,诊断、鉴别诊断困难,MRI/MRCP作为无创性检查方法能为其提供重要影像学信息。介绍连接区的解剖特征、连接区癌的临床特点及MR检查技术,并总结连接区不同组织来源癌的MR特征及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情况,探讨螺旋CT动脉期同层动态扫描特征与α平滑肌素(ASMA)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术前33例HCC行螺旋CT动脉期同层动态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相应参数;分析HCC强化征象。术后对标本切片进行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HE)和ASMA免疫组化染色。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和影像学发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将33例HCCTDC按强化峰值(PV)>80、40HU相似文献   
8.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肝脏少见的良性间叶源性肿瘤,其影像表现多样化,常易漏诊及误诊。本研究展示了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影像图像,并简要概述了该疾病的典型影像特征、潜在病理生理机制及鉴别诊断,以加深临床及影像科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及提升对该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从而降低该疾病的漏诊及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临床资料:患儿,男,20个月,以腹部包块待查入院.查体见腹部膨隆,腹部偏右可扪及巨大肿块,质中,边界不清.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HGB)64 g/L,白细胞11.6×109/L,淋巴细胞63%,中性粒细胞32%,单核细胞1%.甲脂蛋白(AFP)为2.39 ng/mL(正常<8 ng/mL),肝功、肾功均正常.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影像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庆轮  陈卫霞 《华西医学》2006,21(3):632-633
原发性胆囊癌,又称胆囊癌,是胆管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5位。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发病年龄多在60~7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4[1~4]。由于胆囊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早期诊断困难,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中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2%~3%[5],且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