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2.
目的 分析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的MRI表现.方法 收集广州医学院附属三院门诊、住院36例患者,发病时均有活动量增加或轻度损伤、行走疼痛症状,存在关节间隙周围压痛,麦氏征阳性.结果 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多数发生在胫骨平台软骨下骨及股骨的远端,MRI各期征象不同,I期例数最多,占54%,其典型MRI表现为:T1WI承重面软骨下区域低信号,T2WI见低信号区周围以高信号带包绕,脂抑序列示骨水肿.结论 膝关节原发性骨坏死于 MRI 影像上有特征性的表现,能够提供病灶局部细微的骨质改变,MRI是其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健康成人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扣带回后部质子磁共振频谱的特点,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冶的临床拟诊为AD的患者15例,设为观察组A;诊断为血管性痴呆(VD)的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B;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48例,设为对照组,均给予头颅的常规MRI扫描和扣带回后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单体素检查,观察比较三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对照组的ml/Cr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l/Cr异常升高与AD的发病及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鞍区及鞍旁肿瘤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区及鞍旁是颅内肿瘤好发部位之一,肿瘤类型繁多,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MRI等影像学检查,CT对多数鞍区及鞍旁肿瘤可以确诊,但少数肿瘤容易混淆,本文收集我院经手术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Ⅰ型患者脑白质神经纤维束的改变,及患者认知功能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和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量表(RBANS)对患者进行入组的筛查与认知评估。应用3.0T磁共振仪对76例缓解期BD-Ⅰ型患者以及66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扫描,使用PANDA软件包提取全脑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及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BD组中各纤维束的FA与临床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右侧下额枕束及左侧毯束的FA值降低,MD值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D-Ⅰ型组的左、右侧钩束、右侧上纵束和右侧下额枕束的FA值与RBANS量表评估的总分及即刻记忆、延迟记忆、视觉广度和注意力四项因子的评分均具有正相关关系(r=0.32~0.44,P均<0.05)。结论:缓解期双相障碍BD I型患者多个脑白质神经纤维束微观结构受损,且与认知功能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俊浩  李伟钦 《当代医学》2012,18(23):100-101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临床分期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的头颅MRI临床特征,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2年3月~2011年7月收治的13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不同分期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MRI临床表现.其中包括小脑受累患者4例,波及锥体束受累8例,有意识障碍1例.结果 小脑受累患者MRI主要显示患者有双侧对称性的小脑半球损伤,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会逐渐波及到病变的部位,患者MRI均无增强病灶.MRI病灶为T1W1低信号、T2W1高信号.结论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的MRI特征有较为显著的特点,不同临床分期患者受累部位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鼻窦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明确CT对鼻窦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经病理证实的鼻窦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黏液囊肿11例,鼻息肉10例,血管瘤3例,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鳞状细胞癌3例。结 论通过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能够明确鼻窦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范围,且能区分良、恶性肿瘤,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