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目的分别采用增强CT与MRI扫描检查,评估肝细胞癌(HCC)患者经介入治疗后的疗效,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TACE)治疗的123例中晚期结节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后患者分别经增强CT扫描、增强MRI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HCC的准确性和敏感度。结果 123例患者(164个病灶)成功完成TACE治疗。治疗后第12个月临床随访结果发现,72例(81个病灶)肿瘤病灶有复发或转移,占58. 54%。存活肿瘤组织在增强CT扫描下表现为动脉期强化,而静脉期及延迟期对比剂则表现快速洗脱的低密度图像。而MRI扫描不受碘油沉积等因素的影响,故比CT扫描能更精确地显示TACE治疗后病灶及其血供的情况。增强CT扫描的ROC面积为0. 784±0. 069,增强MRI扫描为0. 993±0. 012 (95%CI:0. 653~0. 974);增强CT扫描的诊断敏感度为40. 65%(50/123),增强MRI扫描的诊断敏感度为89. 43%(110/123);增强MRI扫描的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均高于增强CT扫描(P 0. 05)。结论增强MRI扫描可弥补CT扫描的不足,推荐其作为HCC患者介入治疗后首选的随诊检查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肾结核的CT诊断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肾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病例 2 6例 ,对照手术病理及临床追踪 ,分析肾结核的CT表现。结果  2 6例病例中 ,CT诊断单侧肾结核 2 2例 ,经手术病理证实 2 1例为肾结核 ,1例为假性动脉瘤 ;双侧肾结核及肾囊肿各 2例 ,经辅助检查及临床追踪均确诊为肾结核。肾结核多发空洞CT特征表现为断面上聚集成“花瓣”状多发低密度区 ,但也可有多种多样的不典型表现。单发空洞仅表现为囊状低密度影时 ,注意与肾囊肿鉴别。而早期肾结核可仅表现为肾包膜下大量积液。结论 CT扫描对肾结核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可对不典型肾结核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MSCT快速扫描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使病变定位、定性诊断的精准性有了大辐提高,为影像医师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3年11月行增强扫描过程中出现异常的部分患者的信息,旨在寻找增强扫描过程中的不足,进一步改进、规范。采用美国Meorao公司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350mgI/mL),剂量60~90mL,速率2~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主动脉夹层的CT资料,总结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作用。结果CT增强不仅能够确诊主动脉夹层,而且能够很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受累范围及其他脏器的损害情况。结论螺旋CT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可靠、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邻近器官及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选择治疗方案有着重要作用。现选择性收集整理我院2009年4月~2012年2月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较为完整的21例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对胃癌的诊断及手术可切除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胸部孤立性球形病灶常见病灶的X线诊断及鉴别。方法 搜集数年胸部孤立性球形病灶平片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孤立性球形病灶常见病影像学认识,提高X线诊断率。结论 对常见病影像学不同表现认识提高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ACS的建设与维护.方法:经过多年对PACS的建设、完善及使用,总结对PACS的管理与维护经验.结果:PACS不断完善,性能稳定,满足医院数字化建设.结论:数字化是医院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家医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PACS.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在霉菌球型鼻窦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霉菌型鼻窦炎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霉菌球型鼻窦炎典型CT表现为窦腔内霉菌球形成,霉菌球内多有钙化,窦壁骨质可有硬化,窦腔变形.结论 霉菌球型鼻窦炎具有典型CT征象,CT对该病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 患,男,17岁。因受凉感冒后,出现颜面及下肢浮肿,伴头痛及腰痛20d入院。经抗菌素治疗效果不佳,实验室检查:尿常规提示血细胞( ),血补体C3 0.63g/l,C4 0.16g/l,临床以急性肾炎收入院。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丹江口市第一医院PACS建设为例,从总体结构、工作站、RIS与HIS对接、数据备份、网络建设等方面介绍PACS建设和维护经验,并建议各家医院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PAC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