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84 毫秒
1.
郭春梅 《河北中医》2009,31(11):1731-1732
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使粪便坚硬,排便困难。国内外各项调查显示,慢性便秘的发生率约为2%~10%,而脑血管疾病后便秘发生率高达30%~60%。一旦发生便秘,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也增加了原发疾病加重的危险,同时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也产生不利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的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五味子中有效成分为五味子乙素,因此我们对该成分进行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测定。结果:B法最好。结论: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含量方法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造影剂逆流的原因、X线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42例不孕症患者子宫输卵管造影造影剂逆流病例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性间质逆流5例,血管性逆流9例,混合性逆流129例。21例存在输卵管不通或积水;子宫畸形2例;45例有子宫输卵管形态异常、管壁毛糙等异常改变,36例盆腔弥散涂布不均;57例曾有人流病史。结论造影剂逆流既是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常见并发症,又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诊断征象,有助于正确解读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表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56岁,因上腹部外伤半小时,于2012年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半小时跌倒后上腹部撞于一钢管顶部,局部立即出现剧烈疼痛,吸气时尤重,伴局部肿胀、皮下出血,无恶心、呕吐、呕血、便血、晕厥等,疼痛持续不能缓解。以腹部外伤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患者神智清楚,平车推入,强迫体位,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及穿刺活检确诊的28例胆管癌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28例中,肝内胆管癌8例,均为肿块/结节型;肝外胆管癌20例(肝门部胆管癌14例,其中肿块/结节型11例,管壁浸润型3例;远端胆管癌6例,其中腔内生长型1例,肿块/结节型3例,管壁浸润型2例)。结论: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胆管癌的定位、定性及肿瘤分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前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治疗方法治疗较小(病变大小≤1.0cm)直肠类癌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经肠镜检查且病理明确诊断为直肠类癌(病变大小≤1.0 cm)的患者49例,对患者的内镜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3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组、内镜下套扎切除术(EMR-L)组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组,以年龄、性别、病变大小、手术时间、并发症(出血、穿孔、感染)和完整切除率等指标为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3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该研究共纳入49例小于1.0 cm直肠类癌,其中EMR组22例(44.90%),EMR-L组20例(40.82%),ESD组7例(14.28%),3种治疗方法年龄、性别和病变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术操作时间较EMR和EMR-L术操作时间长(均值1916.14、96.36和120.25 s,P 0.05),EMR术完整切除率较EMR-L和ESD术完整切除率低(72.73%、95.00%和100.00%,P 0.05),EMR-L组1例发生术中穿孔,经内镜下治疗后好转出院,EMR组2例发生术后出血,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好转出院。入组病例均未发生复发、转移。结论 EMR-L治疗小于1.0 cm直肠类癌操作相对于ESD术简单,完整切除率较EMR术高,创伤小、术后处理简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我科重病人较多,大多都留有鼻饲管置管,给患者鼻饲完后,鼻饲管末端如果夹闭不严,经常会有胃内容物返流造成患者床单位潮湿,这样会造成护士的工作量增加,如果不及时发现可能会造成患者的皮肤因受潮而受损。经过实践,我科采用体温表外包装帽(以下简称“表帽”)代替胃管夹,夹闭胃管,再用口服药袋包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用正交试验法,选用L9(34)和L8(27)正交表安排实验,对影响复乳剂的因素及生产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及优选。  相似文献   
10.
郭春梅 《四川医学》2008,29(7):819-819
患者,女,59岁.发现左上腹包块20多天,于2004年8月25日入院,包块质硬,光滑,无压痛及畏寒、发热等.查体无特殊.入院后CT检查诊断:左上腹巨大包块,其内密度不均,有散在低密度影,包块轮廓光整,对脾肾胃有明显推压.治疗: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中腹腔无渗出液,肝、胆、脾、胰腺及盆腔未见异常,未见肿大淋巴结,左上腹大小约20cm×14cm×10cm巨大包块,边界清晰,质地较硬,肿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表面有较多血管,有较完整包膜,局部同左侧膈肌粘连,一带状血管蒂同胃大弯相连,周围脾胃等器官被推压.术中冷冻报告良性肿物.术后病理:胃体间质瘤,镜下见细胞密度不高,无异形性及出血坏死,未见核分裂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