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曾经严重危害费县广大少年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自50年代末广泛开展了百白破三联制剂与白喉类毒素疫苗的预防接种之后,发病率大幅度下降,1975至今无白喉病例发生,实现了基本消灭的目标。为了科学评价和巩固白喉防制成果,为彻底清除白喉提供科学依据,现对费县白喉防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的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病理确诊的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对所得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组及容积再现等三维成像技术进行分析。结果:63例动脉期发现肿瘤供血动脉属于规则性供血46例(73.0%),变异性供血12例(19.0%),寄生性供血1例(1.6%),余4例无法判断。63例中22例供血动脉明显增粗,19例明显移位。发现肿瘤血管39例,肿瘤染色48例,动-静脉瘘12例。门静脉期发现门静脉癌栓13例。结论:64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不仅可以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定位,并且能够多角度地观察肿瘤与靶血管系统的立体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联合320容积CT双入口灌注成像(DI-CTP)肺动脉灌注指数(PPI)对单发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40例单发性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及320排CT灌注成像影像资料(恶性结节24例、良性结节16例),PET/CT以结节18F-FDG摄取值SUV≥2.5为诊断恶性结节阈值,18F-FDG PET/CT联合PPI则在SUV≥2.5诊断阈值的基础上综合PPI<50%判定,并分析SUV与PP均值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PET/CT联合PPI正确诊断38例,其中恶性结节22例、良性结节16例,误诊2例。18F-FDG PET/CT联合PPI诊断肺单发结节的敏感性91.6%,特异性100%,准确性95.0%;18F-PDG摄取值SUV在良、恶性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P>0.05),而PPI均值在良、恶性结节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SUV与PPI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0,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PPI可以提高诊断肺单发肺结节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5.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对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价值.方法 正常者30例、肝硬化患者27例,行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检查,容积数据采用最大强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法(VR)及多平面重组法(MPR)三维重建,观察门静脉高压肝内门静脉、属支及侧支循环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64层螺旋CT 门静脉造影能准确显示侧支循环分布范围、初步评估病变程度;门静脉高压症组门静脉属支管径显著大于正常组(P=0.000);肝功能对于其管径改变无显著影响(P值分别为0.343,0.778、0.367、0.370);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存在对门静脉直径有影响(P=0.000);脾静脉与胃左静脉共同分担门静脉压力及参与胃脾区高压形成,两者直径呈正相关性(r=0.653,P=0.000);64层螺旋CT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胃镜诊断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32).结论 64层螺旋CT门静脉造影能够多角度、立体观察侧支循环情况,对预测其并发症、于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HV)感染所致的危害我县广大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2001年我县被省卫生厅列为EHF防治重点管理县.为探讨其流行趋势,评价防治效果,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1975~2002年费县EHF流行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颅内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CT及MRI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该病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颅内GS 9例的影像学及其他临床资料。结果本组CT及MRI检查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浸润伴出血4例,颅内肿瘤伴骨质破坏3例,脑膜侵犯2例。2例影像学检查诊断为GS;7例误诊,误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及转移瘤各2例,脑肿瘤、颅底软骨肉瘤及颅内低压综合征各1例。9例经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2例;3例先确诊白血病,后诊断GS,6例因颅神经症状首发经脑脊液检查发现典型GS细胞确诊GS。经相应治疗疾病进展死亡1例,缓解8例。结论颅内GS CT与MRI检查具有特征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脑实质浸润伴出血、颅内肿瘤伴骨质破坏及脑膜侵犯伴梗阻性脑积水等征象,CT和MRI联合检查有助于GS确诊,且对预后评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分析兔部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规律及其价值。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阻断肝左叶血供60min后,恢复血供,按缺血再灌注的时间分为6,12,24 h和假手术(S)组,每组6只。各组分别采用256层螺旋CT行全肝灌注成像和病理学分析。在灌注图上测量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以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
结果:(1)在I/R 6,12,24 h组肝脏血流出现差异性分布(低灌注的肝组织,即梗死区)。(2)在梗死的肝组织中,与S组相比,I/R 6 h 组中HPP,TLP外,I/R12 h和24 h组HAP,HPP,TLP均低于对照组,而HPI则高于对照组.在灌注相对正常的肝组织中各灌注参数均呈下降趋势。(3)I/R组梗死与未梗死肝组织CT灌注参数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CT灌注参数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肝I/R病理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兔肝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I/R)CT灌注参数的演变规律及与肝脏酶学指标(AST、ALT)的相关性。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成4组(0.5 h、2.0 h、6.0 h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每组6只),I/R组结扎肝左叶血供60 min后恢复,制备I/R模型。各组分别接受全肝CT灌注成像,在灌注图上测量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总灌注量(TL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检查结束后,经下腔静脉取血样,测定AST、ALT。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AP在0.5 h组显著降低(P<0.05),而在2.0 h组急剧升高(P<0.01);HPP在各I/R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TLP在0.5 h、6.0 h 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 I/R各组HPI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均<0.01);各I/R组血清AST、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AST与HPI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65, P<0.05);ALT与HAP、HPI、HPP均有相关性(r=0.418,P<0.05;r=0.767,P<0.01;r=-0.674,P<0.01)。结论 通过CT灌注参数,能够动态监测兔肝I/R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