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在绝经期出血患者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绝经期阴道出血患者病变子宫内膜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图像、血流分布及子宫内膜血流参数,以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结果79例研究对象中,59例子宫内膜病变良性组三维能量多普勒表现:血管分布多呈“短棒状”、“分枝状”或无血流;子宫内膜形态均规则,与肌层界限清晰或欠清晰。20例恶性组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表现:病变内膜中血管除高分化腺癌以不丰富为主外,余均较丰富,呈“网格状”,子宫内膜血流与子宫肌层血流相延续;子宫内膜不规则,边界呈虫蚀样浸润肌层,与肌层界限不清。定量分析血流参数:内膜容积V(m1)、VI%、FI、VFI,良、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96、3.436、2.594、2.668,P均〈0.05);ROC曲线VI、FI、VF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6、0.913、0.973,其中VFI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VFI截值0.814时,敏感性:95%,特异性:91.5%。结论三维能量多普勒成像能量化病变子宫内膜血管分布及密度情况,对鉴别绝经期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three-dimensional power doppler angiography,3D-PDA)血流参数测定对鉴别阴道出血子宫内膜良性与癌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5例阴道出血临床怀疑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行3D-PDA检查,定量检测子宫内膜容积(V),血流参数血流指数(FI),血管指数(V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以子宫内膜病理学结果为标准,评价其诊断符合率。应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比较各项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三维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示血供丰富及较丰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大多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示血供不丰富。脉冲重复频率PRF:0.9 MHz时,良性病变组FI、VI和VFI分别为:3.98%±3.42%、21.13±3.15和0.643±0.328癌前病变组FI、VI和VFI分别为:5.903%±2.761%、28.964±2.446和1.705±0.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冲重复频率PRF:0.9 MHz/0.6MHz,VI、FI、VF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内膜体积(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PDA检测的灵敏性88.9%,特异性100%。VI、FI和VF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1、0.772、0.950,其中VFI值AUC最大,VFI截断值取0.81时,灵敏性为94.4%,特异性为12.8%。结论通过对病变子宫内膜进行3D-PDA及其血流定量检测,并结合子宫内膜声像图特点,能对子宫内膜良性与癌前病变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