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高龄老人的生存质量和特殊的医疗康复问题尤为突出.国内至今未见有关高龄老人的眼状况调查报道.我们对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视力状况和眼部疾患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治疗小儿积滞证的疗效。方法 58例小儿积滞证患儿采用推拿按揉疗法,饮食调护、药膳运用、语言心理诱导、适当体疗整体护理方案治疗,7 d为1疗程。结果第1疗程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8%;第2疗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77%,总有效率为95%.结论小儿乳食积滞与脾胃虚弱互为因果,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治疗标本兼治,无副作用,经济、方便、疗效可靠,能免除针药之苦,易被农村家长及患儿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四溴双酚A(TBBPA)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给小鼠灌胃服用TBBPA粉末(2.5 mg/d)21 d,期间测定脾脏重量和生长指数、体外抗体形成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检测TBBPA对小鼠外周免疫器官脾脏生长、抗体生成及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服用TBBPA组小鼠脾脏的重量、生长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服用TBBPA组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为(25.8±2.1)%,吞噬指数为0.4±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0.4±2.1)%、0.9±0.3(均P0.05);服用TBBPA组小鼠1×106个脾细胞所含PFC数为223.4±19.2,显著低于对照组405.8±14.5(P0.01)。结论:TBBPA可致小鼠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和吞噬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分析单眼与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状况。方法 对单眼和双眼人工晶状体手术患者各 6 0例分别检测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双眼影像 ,以及用同视机等方法检查双眼视功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无显著差异。双眼手术组患者的远近立体视功能显著优于单眼组。影响单眼手术患者双眼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是另侧非手术眼的白内障所导致的视力低下和两眼屈光参差。结论 双眼视功能恢复水平是评价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质量和生活能力改善的重要指标。单眼手术和双眼手术者双眼视觉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立体视功能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密闭性敷料用于各类慢性创面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118例各类慢性创面根据不同状况及愈合阶段采用5种不同密闭性敷料进行换药治疗.结果 I期愈合89例,Ⅱ期植皮29例,创面全部愈合.结论 密闭性敷料用于各类慢性创面,使创面处于湿润和相对无氧的环境,有利于各类生长因子的释放,有助于组织再生和创面恢复,减少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社区规范管理、家庭护理。方法通过患者线索调查,排查重性精神病疑似患者,由专科医师诊断复核后纳入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分类干预及家庭护理,提供住院帮助。结果2012年与2011年比较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人数由485例增加到1055例,显著好转率由33.66%提高到80.94%,服药依从性由25.97%提高到72.98%,肇事肇祸由6.39%下降到3.98%。结论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实行社区规范管理及家庭护理,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缓解了精神症状,促进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病情稳定和康复。  相似文献   
7.
总结归纳多年临床经验,从心血管系统、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特殊部位、脑循环、周围循环、心电图、完全无症状等十个方面介绍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误诊的关系。特别对在诊断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乡村工作的同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视力及矫正视力,分析老年人视力异常原因及常见增龄性眼病。方法常规检查957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视力、眼前节、眼底和眼压。对日常生活视力<1.0的患者验光矫正视力。并对可疑眼病辅助相应的检查。采用SPSS1.0软件包进行统计。按年龄分组进行比较视力状况和眼病分析。结果957例老年人随增龄其生活视力逐渐下降,60岁组平均1.04,70岁组平均0.83,80岁组及≥90岁组分别为0.61和0.39;平均每增长10岁视力下降约0.2,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验光检查93.37%的眼有屈光不正。老年人常见眼病前3位的是白内障、黄斑病变和青光眼。白内障患病率最高,黄斑病变和青光眼是严重影响视力的主要眼病。高龄老年人眼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人群。结论老年人随增龄视力显著下降。屈光不正是视力损害的普遍原因。黄斑病变、白内障及青光眼等老年人常见眼病高龄老年人患病率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新疆褐牛青年母牛不同月龄体尺、体重生长发育规律,进一步掌握体尺、体重、主要产肉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本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方法对不同月龄新疆褐牛体重体尺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龄体尺、体重有不同,其中体重在6至12月之间(22.81 kg/月)增重较明显;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均在0至6月龄之间增长较明显.新疆褐牛出生至6月龄之间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最快,与其他月龄段有显著差异(<0.05);体重与体高、体长、胸围、肌肉厚度之间存在呈正极显著相关(<0.01).综上,新疆褐牛体重、体尺及肌肉厚度等产肉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初步确定新疆褐牛的体重、胸围和管围在0至12月龄之间生长发育快,因此新疆褐牛育成牛的早期饲养管理是不可忽略的环节,抓好早期饲养管理是新疆褐牛生长发育和增重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有效的带教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及护生的综合能力,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实施“专人带教”、“程序带教”与培养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融为一体的带教方案,对带教质量进行质控。对照采用传统带教方案。结果:护生整体护理综合能力,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01)。护生对带教育质量的评价,试验组老师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说明对整体护理目标带教质量实施控制可提高护生整体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