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骨不连1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2004年3月,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不连1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4岁,蒙族,生活在牧区.一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腰背部疼痛,其后出现腰背后突畸形,且逐渐加重,同时发现双侧腹股沟区鸡蛋大小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06年9月来我院门诊检查,诊断为"腰椎结核"收住院.查体:慢性病容,全身消瘦,腰2、3棘突明显后突畸形,局部未触及包块,压痛及叩击痛阳性,上下肢感觉和运动正常.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20岁。右小腿摔伤疼痛、肿胀、活动受限6h,查体:右下肢较左下肢短缩约6·0 cm,右大腿较对侧短缩约1.0 cm,右小腿较对侧短缩约5.0 cm。胫骨中下1/3处向前呈弓形弯曲畸形。凸弯顶处皮肤有一酒窝样皮皱区,约2.0 cm×2.5 cm。右大腿周径较健侧明显缩小约2cm,右小腿周径较健侧明显缩小约3 cm。右小腿后外侧可触及一纵行索条,质硬。右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伸屈约10°,足下垂外翻。右下肢感觉、肌力、血运正常。X线示:右腓骨缺如,右胫骨近端骨折。诊断:(1)先天性腓骨完全缺损(Ⅱ型);(2)右胫骨近端骨折。入院后给予患肢行石膏外固定后,复查X线片示:右胫骨近端骨折对位对线尚可。建议患者行截肢术,但患者及其家人拒绝行进一步治疗。讨论(1)结合详细的查体及X线检查,先天性腓骨缺损并不难诊断。先天性腓骨缺损分为三型[1],第一型,单侧腓骨部分缺损,小腿短缩,胫骨轻度向前凸或呈弓形弯曲及足部轻度畸形。此型除小腿略不对称外,很少有功能障碍。第二型单侧腓骨完全或接近完全缺损,肢体严重肤有酒窝样皮皱,但皮下无粘连。足下垂外翻,足骨有缺损或畸形,同侧股骨发育迟缓,常有短缩。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业和建筑业的飞速发展,高能量损伤造成的髋臼骨折病例逐渐增多,很多患者因同时有胸腹部联合损伤而导致无法早期行骨折内固定术。骨折3周以上,一般即认为是陈旧性骨折,治疗上比较棘手。2003年2月一2012年10月我院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2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2005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共用钛缆治疗寰抠椎脱位8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例均为男性,年龄31~55岁,车祸伤6例,砸伤2例,齿状突骨折4例,寰枢关节脱位4例.按Dickman等根据横韧带及骨性结构的损伤程度及范围分型[1]:IA型4例,IB型2例,IIA型2例.  相似文献   
6.
正胸腰椎骨折多由暴力所致,需要通过手术重建椎体的稳定性。近年来,微创手术越来越被重视,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发展迅速。2015年6月—2017年1月新疆伊宁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骨科收治33例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患者,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33例胸腰椎压缩性不稳定骨折患者,均行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3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不同病变所致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血管瘤(VH)及多发性骨髓瘤(MM)腰痛患者行PVP,根据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疗效。结果12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5~18(13±3)个月。术前VAS评分:OVCF平均(7.90±1.58)分,VH平均(7.65±1.15)分,MM平均(7.41±1.24)分,术后3dOVCF降至(2.11±0.90)分,vH降至(2.42±0.91)分,MM降至(2.43±0.8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微创,能够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椎体高度,效果良好,是治疗OVCF、VH及MM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GSS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GSS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26~67岁,平均43岁。病程11个月~22年。L4滑脱12例,L5滑脱21例。观察GSS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和疼痛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3~4个月复查X线片,椎体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均达骨性愈合,所有病例下肢疼痛症状均消失。有18例达解剖复位,10例Ⅱ度滑脱复位达90%,5例Ⅲ度滑脱复位达80%。结论GSS内固定对腰椎滑脱复位后提供了早期稳定性,为椎体间的植骨融合提供了力学支持,从而达到更高的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9.
近十多年来,随着带锁髓内针的引入,已从股骨骨折应用扩大到胫骨骨折和肱骨骨折,由闭合性骨折应用扩大到开放性骨折,随着应用的增多,治疗长管状骨骨折的应用率达到90%以上[1].  相似文献   
10.
对终丝畸胎瘤脊髓栓系误诊为尿路感染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1岁。因腰背部疼痛伴会阴部进行性麻木、小便不畅2周人院。曾因反复尿路感染多次在多家医院就诊,经给予抗炎治疗后好转,但反复发作,病情渐加重,出现会阴部麻木、小便不畅,近2周出现腰背部疼痛,来我院就诊。人院查体:腰背部压痛,会阴部及双下肢触觉、痛温觉减退,双下肢肌力Ⅳ级,肛门反射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