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比较CT冠状位扫描和横断位扫描对骶骨与骶髂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影像特征的显示,探讨CT冠状位扫描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随机分组的骶骨与骶髂关节病变采用轴位加重建45例,冠状位45例进行扫描,对比其对诊断的优越性。结果:冠状位扫描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率优于轴位扫描。结论:CT冠状位扫描对骶骨与骶髂关节影像结构的显示明显优于横断位扫描,更能显示其细微的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急性闭合性睾丸损伤临床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闭合性睾丸损伤临床CT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例急性闭合性睾丸损伤临床及CT平扫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睾丸轻度损伤肿大 1例 ,鞘膜下积血 1例 ,睾丸实质出血及白膜下血肿 2例。CT检查正确诊断睾丸碎裂 8例 ,正常结构消失 ,白膜中断 ,睾丸组织突出 ,睾丸碎片分离征象。结论 CT检查能准确诊断各种类型睾丸损伤 ,并能确定损伤的程度 ,为临床尽早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直观地显示跟骨复杂性骨折移位方向,关节面塌陷程度,有助于临床对跟骨骨折诊断分类与内固定器的选择。现将我院对32例跟骨复杂性骨折患者诊断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直观地显示跟骨复杂性骨折移位方向,关节面塌陷程度,有助于临床对跟骨骨折诊断分类与内固定器的选择。现将我院对32例跟骨复杂性骨折患者诊断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多种健康教育形式对武警某部男兵性观念和性知识的教育效果。方法整群选取某支队2个武警中队随机分为综合性教育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综合性教育组还接受视频资料、同伴教育、漫画、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采用自编的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面对面访谈。结果 (1)教育前,2组仅6.9%认为偶尔手淫对身体无害;教育后,2组差异明显(98.7%vs 9.9%,P0.01)。(2)教育前,2组79.4%对婚前性行为表示可以或无所谓;教育后,2组差异明显(20.0%vs 78.9%,P0.01)。(3)综合性教育组教育后问卷得分明显高于教育前(20.7±1.1 vs 10.5±1.7,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12.5±2.0 vs 11.3±2.4,P0.05)。结论通过视频资料、同伴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对武警某部男兵性观念和性知识能达到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病人的85%,其中30%~40%的病人就诊时已为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同步放化疗已成为这部分病人的首选治疗手段~([1-2])。但对于高龄病人往往难以耐受,目前尚无令人满意的针对高龄肺癌病人的标准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体部γ刀(超级γ刀SGS-I型)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联合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同步化疗的45例高龄局部晚期肺腺癌病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开机时,配电柜里的空开跳闸,125A保险烧坏.在此之前,机器曾出现过以下报错信息:  相似文献   
9.
放射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急危重患者要求进行x线摄影检查,而此类人群又不同于其他类型患者,他们大多处于昏迷或半昏迷状态,病情严重。因此要求放射科医师必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既要节省摄影检查时间便于临床医师抢救,又要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搬动而不至于加重病情。笔者收集了自1999年至2005年来我院就诊的患者5982份x线片进行分析,旨在不断提高摄影技术,为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影像信息,便于及时抢救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A)检查中不同剂量对比剂脑动脉显影质量,探讨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使用合适的对比剂剂量。方法怀疑或已知颅内血管性病变患者183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86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岁。行脑CTA,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 mg I/m L)。按对比剂注射量分成3组,A组50 m L者64例,B组70 m L者60例,C组90 m L者59例。注射对比剂之后用相同流速0.9%氯化钠溶液30 m L冲刷,对比剂流速4.5 m L/s。测量左右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A2段、大脑中动脉M2段、大脑后动脉P2段和基底动脉、大脑大静脉、上矢状窦、优势乙状窦,共12处CT值;图像质量由2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生依据动脉内对比剂充盈、动脉轮廓、静脉显影、诊断可靠性情况按5分制评分。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及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3例患者检查均成功,3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右侧A2段、上矢状窦、乙状窦强化较B组和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5,P=0.033;t=-2.576,P=0.021;t=-2.782,P=0.019;t=-3.014,P=0.006);其余血管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上B组和C组动脉轮廓显示较A组好,但是A组静脉显影较B和C组更少。结论 64排螺旋脑CTA中使用对比剂50 m L(370 mg I/m L)不影响图像质量,还可减少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