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8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瓣展平法在耳廓再造时扩张皮瓣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耳廓再造时扩张皮瓣感染的处理方法。方法分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外耳冉造中心2003年1月~2005年12月耳廓再造时耳后扩张皮瓣发生感染,经皮瓣展平法处理,感染控制后进行耳再造的12例(12耳)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2例(12耳)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再造耳效果与无感染者无明显差异。结论皮瓣展平法是耳廓再造时扩张皮瓣感染较理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人耳分内、中、外耳三部分,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衔接完成听觉和平衡功能。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对耳主要结构的胚胎发育做一综述。1内耳的胚胎发育内耳分骨迷路与膜迷路,骨迷路包括3个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膜迷路形态相似,固定于骨迷路内。内耳膜迷路于第3周由菱脑第5、6节水平(R5/6区)(图1A)的外胚层增厚,形成耳基板(Placode),再向中胚层逐渐内陷,经过耳沟(Pit)、耳杯(Cup)期,直到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改善情况,为此类患者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12月我们进行外耳道再造与鼓室成形患者中有术前术后听力的41例(41耳)的情况。结果手术采用听骨链松解41.5%(17/41),Porp植入46.3%(19/41),Torp植入7.3%(3/41),内耳开窗4.9%(2/41)。术前术后0.5k、1k、2k、4k平均气导听阈值分别为(58 d B/53d B),(64 d B/52d B),(73 d B/73d B),(62 d B/46d B).结论听骨链松解与Torp植入术后听力改善不明显,Porp植入和内耳开窗术后听力有明显改善,但未能达到正常听阈水平。  相似文献   
4.
骨锚式助听器(bone-anchored hearing aids,BAHA)是通过骨传导方式改善听力效果的一种助听设备,在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全球已有超过10万的使用者,在一些国家属医保范畴,因其手术相对简单,风险相对较小,因此成为诸如先天性耳道闭锁患者的首选听力解决方案。但是,在我国,BAHA直到2010年5月才正式上市。本文对BAHA及其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作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对先天性中外耳畸形的流行病学、胚胎发育、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做了总结,并介绍了一些作者的工作,包括先天性中外耳畸形患者的标准化诊治流程和个性化序列治疗方案的选择、手术方法与器械的创新和改进,以及耳胚胎学研究和基于胚胎研究的临床基因筛查,期望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寻找活体鸡胚操作时的最佳背景染料及其应用条件。方法比较不同染料对鸡胚发育的影响及背景色效果与持续时间,选择最优者,并摸索其最佳浓度与剂量。结果鸵鸟墨水注射后鸡胚存活率最高[76.9%(30/39)],背景色好,持续时间长,并且采用0.2ml/4ml浓度、≤0.3ml剂量综合效果最优。结论鸵鸟墨水用于活体鸡胚操作时的背景染料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 ,Fn)在中耳粘连形成中的作用 ,采用新的火棉胶切片抗原恢复技术及超敏感的生物素 链霉卵白素法 (supersensitivebiotin streptavidin ,SSBSA)检测了粘连中耳在不同期Fn的含量。对结果采用光学显微镜下定性分析 :在中耳粘连各期Fn含量以阳性和强阳性为主 ,而正常组以阴性和弱阳性为主 ;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 :正常组、纤维粘连期、细胞反应期、肉芽期、渗出期Fn含量吸光度 (A)值分别为(17 43±2 91)、(4 4 2 7± 4 5 0 )、(32 2 7± 8 33)、(2 8 91± 7 6 4)、(35 17± 14 2 8) ,正常组与粘连各期间有差异 (P <0 0 5 ) ,粘连各期间差异不明显 (P >0 0 5 )。提示Fn参与了中耳粘连的形成 ,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粘连的始动物质———凝胶基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缩短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改良乳突根治术后干耳时间。方法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6月对52例(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行改良乳突根治术,其中A组常规方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0例,B组改进方法后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2例(均作耳甲腔成型及乳突腔回填),比较两组干耳时间。结果A组20例患者干耳时间96.25±39.33d,B组32例患者干耳时间明显缩短为59.28±14.77d,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术中耳甲腔成型、乳突术腔充填、病变彻底清除是缩短乳突手术后干耳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筛骨垂直板气化与黏液囊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鼻中隔筛骨垂直板气化的发生率,探讨筛骨垂直板黏液囊肿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复习作为资料保存的1994—1996年3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CT资料,介绍1例罕见的筛骨垂直板黏液囊肿(鼻中隔黏液囊肿)。结果 32例鼻腔-鼻窦冠状CT资料中,6例(18%)有筛骨垂直板气化,其中2例气化部位在筛骨垂直板前部(额鼻中隔气化),4例气化部位在筛骨垂直板后部(蝶鼻中隔气化)。对1例鼻中隔黏液囊肿患者在内镜下施行了造袋术,经随访10个月,无复发。结论 筛骨垂直板气化是鼻中隔支架的一种解剖变异,其临床意义在于它有可能形成黏液囊肿。对于筛骨垂直板黏液囊肿,在内镜下施行造袋术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听泡内注射法建立大鼠化脓性中耳炎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摸索大鼠听泡寻找及注射方法,了解建立化脓性中耳炎及粘连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健康,鼓膜及听力正常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11只,体重220-320g.麻醉后2只经鼓膜、9只经头颈腹侧正中入路,右侧听泡内注入5×106CFU/ml肺炎球菌悬液0.05ml,左侧注入无菌悬液0.05ml作对照.于术后7天、14天观察鼓膜情况,各处死4只,随机分2组,取头、后固定,取听泡,一组PAS/alcain blue染色,立体显微镜下观察.特殊部位进行连续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粘连情况.另一组制成扫描电镜标本进行观察.结果因麻醉过深死亡3只.实验耳(8只右耳):鼓膜明显增厚,呈黄色化脓样改变;听泡内充满成团黄色物,粘膜层明显增厚,未见粘连形成.对照耳(8只左耳):鼓膜稍增厚,呈苍白或浑浊、内陷;听泡内无异物,粘膜光滑.结论SD大鼠麻醉量与致死量之间差距小.经鼓膜或头颈腹侧正中入路听泡内注射无差异,后一种方法寻找大鼠听泡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大鼠听泡内注射肺炎球菌是建立化脓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好方法,成功率100%,但粘连性中耳炎模型未成功,须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