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随访的1~4岁脑瘫患儿142例,按体格发育情况分为脑瘫发育迟缓组(82例)和脑瘫发育正常组(60例);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分为运动功能轻度障碍组40例(GMFCS 1~2级)、中度障碍组72例(GMFCS 3~4级)、重度障碍组30例(GMFCS5级),同时选取正常发育儿童57例作为对照组。探讨椎体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钙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骨密度与GMFCS 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脑瘫患儿的椎体和股骨近端的BM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腰椎(0.46±0.11) g/cm2 vs (0.56±0.13) g/cm2,P<0.001;股骨近端(0.43±0.06)g/cm2 vs (0.53±0.12)g/cm2,P<0.001]。脑瘫患儿椎体和股骨近端水平BMD与GMFCS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腰椎r=-0.363,P<0.001;股骨近端r=-0.491,P<0.001)。脑瘫患儿的血清钙及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GMFCS分级越高,血清钙及IGF-1水平就越低。结论 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表明脑瘫患儿骨代谢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2.
赵远闯  李如良  吴瑾  李玉华 《武警医学》2018,29(12):1121-1124
  目的 探讨单次胸椎冲击复位手法疗法对腰背肌筋膜炎患者致痛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8例诊断为腰背肌筋膜炎的患者分为复位组、假复位组及空白对照组。在干预前、干预后15 min和干预后1 h取受试者全血及全清样本,全血样本用LPS制造炎性反应存放24 h后,通过ELISA分别测定TNF-α、IL-1β、COX-2的浓度,β-内啡肽和SP浓度则直接测定。结果 与初始水平比较,在研究期间内TNF-α、IL-1β、COX-2水平在假复位组和空白对照组中明显升高(P<0.001),P物质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在胸椎复位组随着研究时间推移,TNF-α、IL-1β、COX-2和P物质水平逐渐降低(P<0.05或P<0.001);组间比较,假复位组和空白对照组TNF-α、IL-1β、COX-2和P物质增高水平相比胸椎复位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01),而胸椎复位组TNF-α、IL-1β、COX-2和P物质水平在浓度LPS刺激相对假复位组和空白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01)。另外,β-内啡肽水平在假复位组和空白对照组中无显著差异 (P>0.05),而胸椎复位组随着研究时间推移则显著增高(P<0.00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01)。结论 单次胸椎冲击复位手法有助于炎性因子TNF-α、IL-1β、COX-2和神经递质P物质表达下调,并提高了β-内啡肽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自由基清除可以改善Ⅰ型复杂性局部疼痛综合征(type I complex local pain syndrome, CRPSI)患者的症状体征,间接表明自由基和氧化应激增加参与了CRPSI的发病机制。本研究通过测定脑卒中后CRPSI患者血清氧化应激产物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抗氧化产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的水平以判定其与CRPS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后CRPSI的患者75例以及非CRPSI患者80例,同时选择同期常规健康体检者78例,分为三组,即脑梗死后CRPSI患者组(n=75),脑梗死后非CRPSI患者组(n=80)以及健康对照组(n=78)。血清MDA和SOD测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量表对24 h内患者所感受到的最大疼痛强度进行测量,VAS评分≥7分为重度疼痛组,<7分为轻中度疼痛组。采用 Constant - 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ooney 腕关节评分和Carroll 手功能评分分别评估患者肩关节、腕关节、手功能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分析血清MDA和SOD对于疼痛分级评定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CRPSI患者疼痛的风险因素。结果 血清MDA水平在脑卒中伴有CRPSI患者显著高于无CRPSI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而血清SOD水平在脑卒中伴有CRPSI患者中水平则显著低于无CRPSI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CRPSI患者血清MDA水平在重度疼痛组显著大于轻度疼痛组,血清SOD水平在重度疼痛组显著低于轻度疼痛组。血清MDA和SOD水平与VAS评分分别成显著正相关性和显著负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表明高水平血清MDA和低水平SOD对于脑卒中伴有CRPSI患者疼痛分级评定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CRPSI患者血清MDA水平与Constant -Murley评分、Cooney 评分和Carroll评分分别显著负相关性,而血清SOD水平与Constant - Murley评分和Carroll评分显著正相关性。CRPSI患者Brunnstrom 4级患者血清MDA显著低于3级患者,Brunnstrom 3级患者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1/2级患者。而血清SOD水平在Brunnstrom 4级患者显著高于3级,在Brunnstrom 3级患者血清显著高于1/2级患者。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MDA和SOD水平均可以作为预测CRPSI患者疼痛的独立因子。 结论 血清氧化应激/抗氧化产物可能参与了CRPSI的病理生理进程,这在血清中可以得到反映,对CRPSI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与颈性眩晕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刃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颈性眩晕患者88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PY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水平,采用模拟视觉评分法对眩晕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TCD)测量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速度,对比患者刃针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颈性眩晕患者血清NP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509.7±80.8) pg/ml vs (433.8±66.1) pg/ml, P<0.001];血清NPY水平在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血清NPY水平与视觉模拟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r=0.421,P<0.001),与平均血流量(r=-0.361,P<0.001)、平均血流速度(r=-0.472,P<0.001)及血清CGRP水平(r=-0.380,P<0.001)呈负相关,各指标在刃针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血清NPY水平与颈性眩晕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有可能与下调NPY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