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0余种含有类凝血酶成分的蛇毒中,已有10余种蛇毒类凝血酶的全部或部分氨基酸序列得到明确,并有20余种先后得到分离和纯化,在其生物化学特征、基因工程研究、药理学作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抗结核中药牛贝消核提取物进行血清药物化学初步研究,通过分析入血成分,探讨牛贝消核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 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全军结核病研究所制备桔梗、白及、鱼腥草和牛蒡子标准品溶液及牛贝消核供试品;55只小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5只:1~5组为牛贝消核提取物组,每只小鼠每天给予 1.25mg/g牛贝消核提取物灌胃;6~10组为牛蒡苷组,每只小鼠每天给予 0.3mg/g牛蒡苷灌胃;11组为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连续灌胃7d。于末次给药后0.5、1、2、4、6h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制备血清供试品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分析各中药标准品、牛贝消核提取物供试品及各组小鼠给药后血清供试品溶液,分析色谱图中各物质保留时间;然后参照对照品初步鉴定牛贝消核提取物的入血成分。结果: 通过牛贝消核提取物和各药材标准品重叠色谱图中可以看出,牛贝消核提取物保留时间为7.1min处的色谱峰所对应的物质来源于桔梗,保留时间为13.5min、15.5min、21.2min处的色谱峰所对应的物质来源于白及,保留时间为16.3min的色谱峰所对应的物质来源于牛蒡子,并进一步鉴定为牛蒡苷化合物。牛贝消核提取物和牛蒡苷给药后血清样本与空白血清比较,均在17.5~22.5min发现有吸收峰。结论: HPLC分析可作为牛贝消核中桔梗、白及、鱼腥草和牛蒡子提取的质量控制方法,检出的牛贝消核提取物血中移行成分可能是牛蒡苷代谢产物,其余药效成分入血微量未检出。  相似文献   
3.
赵冠人  申健  彭明丽 《中国药师》2014,(11):1853-185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菊兰感冒颗粒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等3种成分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Diamosil C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为327 nm(绿原酸和黄芩苷)、360 nm(木犀草素)。结果:绿原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0-9.96μg·ml-1(r=0.999 8)、10.10-202.00μg·ml^-1(r=0.999 5)、0.10-2.04μg·ml^-1(r=0.999 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3%、98.80%、99.62%;RSD分别为0.65%、0.26%、0.57%(n=6)。结论:该法简便、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菊兰感冒颗粒中绿原酸、黄芩苷和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重组巴曲酶(rBAT)连续静脉注射30d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健康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3.0、10.0、30.0KU·kg^-1)和溶媒对照组(n=20)。连续30d尾静脉注射给药。末次给药后处死一半动物做病理解剖,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15d。观察症状和检测指标包括:一般症状;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凝血指标;非特异性免疫学检查;抗体检测;病理检查等。结果rBAT可能对大鼠的CT有一定的影响,且不同剂量对CT的作用不同;rBAT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浆Fig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30d雄性大鼠血清ALT呈剂量依赖性的升高。以上作用均是可逆的。结论rBAT对大鼠凝血系统及肝功能有一定的可逆的毒性作用。大鼠静脉注射rBAT的安全剂量为3KU·kg^-1。  相似文献   
5.
栾潇潇  赵冠人  冯端浩 《中国药房》2012,(45):4254-4256
目的:介绍信息技术在我院医院药学中的应用,以促进医院药学发展、提高药学服务水平。方法:介绍我院药房建立的处方评价与药物利用研究系统、药学信息智能提示系统、网络及手机版药品词典、短信用药依从性管理系统等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和实施效果。结果与结论:我院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药师全样本处方点评、为医师提供医嘱前及医嘱中干预措施、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等,逐步在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监管、处方质控等方面确立了医院药学服务在整个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了医院药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冠人  马俊  冯端浩 《中国药师》2012,15(3):354-356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及吡嗪酰胺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 250 mm ×4.6 mm,5μm),以0.05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89∶11(用三乙胺调节pH约为6.0)为流动相,柱温:室温,流速:0.9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异烟肼的线性范围为0.5~30μg·ml-1(r =0.998 5),吡嗪酰胺线性范围为1~50μg ·ml -1(r =0.998 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33%,103.01%.结论:本法专属性好,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可用于测定人血浆中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搜集公开发表的有关利福喷丁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照Meta分析方法,运用Rev Man4.2.10软件对符合条件的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3篇,总样本量2294例,利福喷丁治疗组1171例,其中,痰菌转阴1118例,病灶吸收1147倒,空洞闭合393例;利福平治疗组1123例,其中,痰菌转阴1044例,病灶吸收1024例,空洞闭合335例.痰菌转阴、空洞闭合的疗效指标合并OR值分别为1.67,1.48(P<0.01),病灶吸收疗效指标合并OR值为1.43(P>0.05).结论:与利福平治疗肺结核病相比,利福喷丁在促进痰菌转阴、空洞闭合方面疗效更显著,但在促进病灶吸收方面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动态处方数据库的构建及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冠人  冯端浩  李国栋  李岩 《中国药师》2009,12(9):1222-1225
目的:建立并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开展药物利用评价,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在医院局域网络上.建立药品数据库及处方读取工具,采用动态网页技术,生成动态处方数据库并开发处方评价系统。利用该系统对2008年全年处方分科室、费别、年龄等几个方面进行点评。结果:处方评价系统能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及时、准确、全样本的点评处方.有力促进了处方点评与动态预警工作的开展。结论:利用动态处方数据库辅助进行处方点评工作将是医院药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链霉素对大鼠连续灌服环孢素A(CsA)后血药浓度及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取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灌服橄榄油)、模型组(灌服CsA 20mg·kg-1)、链霉素高剂量组(灌服CsA 20mg·kg-1+肌肉注射链霉素180mg·kg-1)、链霉素低剂量组(灌服CsA 20mg·kg-1+肌肉注射链霉素60mg·kg-1),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6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4h眼球后静脉丛采血,每7天采血1次,测定CsA血药浓度(c0、c2、c4),及生化指标血肌酐、血尿素氮,实验结束处死大鼠,进行肾间质损伤程度评定。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链霉素高、低剂量组大鼠前3周的c0、c2、c4均降低(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0.05或P<0.01或P<0.001),5周内血肌酐、血尿素氮无明显变化;同时肾损伤程度未加重。结论:CsA与链霉素联用时,应注意监测CsA的血药浓度及生化指标,适当调整给药剂量,并且密切关注患者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研我院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处方,探讨解决不合理用药的途径和促进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依据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利用自行编制的处方评价系统对我院2008年全年不同年龄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价。结果:我院以18~45岁年龄段的患者为主。小于6岁、6~18岁和18~45岁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为41.24%、47.65%及42.23%;18~45岁患者注射剂使用率为21.07%;大于60岁患者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85种、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331.00元,都分别明显高于全年的平均值32.50%、17.78%、2.51种及244.02元;45~60岁患者的基本药物使用率最高,为58.05%;小于6岁的患者中成药使用率最高,为55.32%;通用名使用率为100%。结论: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加强小于45岁和大于60岁患者用药教育及管理,有利于降低抗菌药物及注射剂的使用和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及金额;需加大各年龄段患者基本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