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结核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治疗,以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调查表,对2004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130名结核病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对心理治疗前后患者心态的变化进行u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3份,调查发现心理状态变异者占90.2%(111/123),其中焦虑型患者占56.1%(69/123),抑郁型患者占21.1%(26/123),无所用心型患者占13.0%(16/123),心理状态稳定者仅占9.8%(12/123)。给予相应心理治疗后患者心态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心理状态变异者由治疗前的90.2%减少为治疗后的11.4%(14/123),心理状态稳定者由治疗前的9.8%提高到治疗后的88.6%(109/123)。结论结核病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开展心理治疗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难治性耐多药肺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19岁,因“咳嗽、咳痰半年,痰中带血2d”,入院。入院前胸片显示双上肺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伴多发圆形薄壁空洞。入院查体:体温37.6℃,脉搏8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60mmHg(1mmHg=0.133kPa)。精神差,消瘦,全身未见皮疹、黄染及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脏及腹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病人,男,24岁。因发热、咳嗽7d。左侧胸痛3d以肺结核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2℃,脉搏105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胸片示:左肺门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入院后给予异烟肼0.3g1次/d,利福平0.45g1次/d,吡嗪酰胺0.5g3次/d,乙胺丁醇0.75g1次/d四联强化抗结核并喷托维林、雾化吸入嗽平止咳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病人,男,20岁。咳嗽、咳痰,1月。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6/9kPa(1kPa=7.5mmHg),左肺呼吸音低,胸片左肺斑片状密度增高影,透光度降低。既往体健,无过敏史。诊断: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强化抗结核治疗。患者未诉不适。入院后第20天,患者前胸突然出现成片高出皮肤的淡红色风团,追问患者无特殊饮食史。即给予维生素C、氯苯那敏、葡萄糖酸钙抗过敏治疗,皮疹消退,未停用任何药物,观察治疗。第2,3天皮疹继续出现,虽经治疗效果不佳,可疑抗结核药物过敏,在继续抗过敏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治疗组(90例),均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和奥扎格雷静滴、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联合治疗;对照组只使用依达拉奉静滴治疗。观察14天和30天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和凝血四项的不同变化。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降低,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提高。同时对比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时间延长。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比单纯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效果好。并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部队结核病患者的耐药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对1995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586例军人结核病患者痰标本进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及乙胺丁醇四药的药敏实验。结果586例患者痰培养获得结核分枝杆菌79株,其中耐药菌株45株,耐药率57.0%(45/79)。耐1药率、耐2药率、耐3药率及耐多药率分别为31.6%,13.9%,2.5%及8.9%,分别占所有耐药患者的55.6%,24.4%,4.4%15.6%,以耐1药为主。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及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0.3%,21.5%,24.1%及30.4%。结论部队结核病患者耐药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部队结核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加曲班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脂、调控血压、控制血糖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片,1 片/次,1 次/d;治疗组给予阿加曲班注射液,第1、2天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60 mg,以500 mL生理盐水稀释,24 h持续静脉滴注;其后5 d每天用阿加曲班注射液10 mg以250 mL生理盐水稀释,分早晚2次持续静脉滴注,每次3 h,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7、14 d的NIHSS评分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7、14 d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加曲班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管性痴呆疾病的相关性,为进一步诊治血管性痴呆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01明确诊断为血管性痴呆患者100例,同时选取与10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年龄、性别、家族史以及文化等相匹配的非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对照,收集所有纳入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家族史等信息,同时抽血检查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对比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同程度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管性痴呆的危险以及保护因素。结果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痴呆患者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时根据痴呆病情加重各指标越高(P均0.05),痴呆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低于对照组,同时痴呆病情越重,红细胞变形指数越低(P均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以及并发症对血管性痴呆的影响较大(P均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能够在诊治血管性痴呆疾病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