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SICU心脏手术后患者谵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的99例SICU心脏手术后谵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观察两组的谵妄情况、记忆谵妄评定量表(MDAS)、谵妄评定方法中文修订版(CAM-CR)以及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结果试验组谵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MDAS评分、CAM-CR评分及MMSE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而且试验组的MDAS评分、CAM-CR评分及MMSE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ICU心脏手术后患者谵妄进行综合护理可以减少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56层螺旋CT低剂量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患者CTA资料.组1:心脑血管联合CTA(n=17),应用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一站式扫描;组2:冠状动脉CTA(n=20):前瞻性心电门控行常规冠状动脉成像;组3:常规颈脑血管CTA(n =20).分别测量各组升主动脉根部、双侧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起始部、颈内动脉(蝶鞍层面)图像CT值与图像噪声;采用4分法评估冠状动脉图像质量,3分法评估颈脑血管图像质量;分别计算各组的辐射剂量.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的图像CT值与噪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组1与组2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及组1与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结果 组1与组2升主动脉根部CT值[分别为(427±50)、(426±86) HU]、噪声[分别为(30±9)、(31±9)H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58、-0.325,P值均>0.05);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组1与组2均满足诊断需要冠状动脉节段,优良分别达到98.1%( 202/206)、99.6%(244/245);两组间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572,P>0.05).组1与组3颈总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74±70)、(348±81)HU]、椎动脉起始部CT值[分别为(447±83)、(328±66) 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43、4.869,P值均<0.05);颈内动脉(蝶鞍层面)CT值[分别为(370±92)、(367±97)HU]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1,P>0.05).组1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1分1例,2分14例,3分2例;组3颈脑血管图像质量评分2分7例,3分13例;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06,P<0.05).组1、组2、组3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7.0±0.8)、(3.1±0.4)、(5.0±0.3) mSv.结论 256层螺旋CT大范围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脑血管联合成像可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冠状动脉、颈动脉及脑血管图像质量,具有简便、快捷、无创、对比剂使用少、辐射剂量低、客观和重复性强的优势,是一种全新的评估冠状动脉与颈脑血管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化防护流程在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中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压疮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标准化压疮防护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压疮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4天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4 d压疮发生部位、压疮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间体温、出血量、低体温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实施标准化防护流程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保障患者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