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 毫秒
1.
2.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已有10余年,但疗效尚未确定。治疗策略也不下12种,但何种策略为佳尚无定论。目前采用的策略多数为单一基因治疗,鉴于肿瘤的发生可能涉及多种基因及多种因素,发病过程也是多步骤的,该研究探索多种基因及因素的配合进行实验性肿瘤的联合基因治疗研究。首先克隆一系列的治疗基因,构建不同载体及调控原件,  相似文献   
3.
机体免疫细胞对辐射敏感性很高,内污染核素能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不同性质的射线对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功能的影响也不同,外源性加入细胞因子能增加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受致死剂量照射小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构建含小鼠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多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小鼠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脑心肌炎病毒(EMCV)及脊髓灰质炎(Polio)病毒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连接mIL-12p40及p35cDNAs和筛选基因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eoR),克隆至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中,使三个基因同时受逆转录病毒载体5’端LTR启动子控制,转录至同一mRNA转录本上,通过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基因治疗的临床研究已有10余年,但疗效尚未确定。治疗策略也不下12种,但何种策略为佳尚无定论。目前采用的策略多数为单一基因治疗,鉴于肿瘤的发生可能涉及多种基因及多种因素,发病过程也是多步骤的,该研究探索多种基因及因素的配合进行实验性肿瘤的联合基因治疗研究。首先克隆一系列的治疗基因,构建不同载体及调控原件,然后进行不同基因的联合治疗作用,并与放射治疗相结合,最后还筛选新的肿瘤治疗侯选基因,旨在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肿瘤基因治疗策略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人TNF—α基因修饰成纤维细胞的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人T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应用含脑心肌炎病毒(EMCV)内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的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TNF-α来转导TNF-α基因至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人T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NIH3T3/TNF-α能持续高水平表达TNF-α,在小鼠肝癌H22细胞皮下植入后第3天或第7天,肿瘤部位直接注射2.5×10~5NIH3T3/TNF-α.或1×10~6NIH3T3/TNF-α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P<0.05),增加小鼠存活率(P<0.025).可见人INF-α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简便且有效的肿瘤生物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已试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肿瘤.我们的实验也曾表明,IL-4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所制备的瘤苗对于实验性肺转移荷瘤小鼠具有一定疗效,该作用可能与IL-4基因的转染与表达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增强及IL-4对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尤其是T细胞功能的激发有关;关于肿瘤  相似文献   
8.
我们研究了浓缩铀内污染机体时诱发中枢和外周免疫细胞的免疫毒理效应。结果表明:(1)浓缩铀可抑制中枢免疫器官的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对3H-TdR的自发掺入,尤其是对胸腺细胞的抑制更严重;(2)浓缩铀可阻抑外周免疫器官脾脏T、8淋巴细胞的增殖,且B淋巴细胞的受抑程度大于T淋巴细胞;(3)浓缩铀可使脾脏淋巴细胞IL-1的生成抑制,而使得IL-2的消耗减少。  相似文献   
9.
作者研究了不同水平浓缩铀(UO2F2)内污染机体后。对中枢和外周免疫活性细胞DNA合成的刺激作用与免疫毒理效应.结果发现,当浓缩铀摄入量为10~500μg/kg体重时,脾T、B淋巴细胞和胸腺淋巴细胞3H-TdR掺入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DNA合成呈现明显抑制效应.然而,当浓缩铀摄入量为0.1μg/kg体重时,脾PHA反应性T淋巴细胞3H-TdR掺入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DNA合成呈现明显的刺激作用.诱发细胞增殖刺激作用的浓缩铀剂量与不同免疫活性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关.应用数学方法拟合出不同免疫活性细胞的剂量效应曲线方程,呈直线平方模型.浓缩铀内污染14天后,各免疫活性细胞3H-TdR掺入率未见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IL-2基因修饰成纤维细胞对肝癌荷瘤小鼠的治疗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转导成纤维细胞对小鼠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载体pGCEN/IL-2将IL-2基因转导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然后将分泌IL-2的成纤维细胞与60Gyγ射线照射的肝癌H22细胞皮下植入三天前5×105或2.2×105肝癌H22细胞皮下注射的BALB/c鼠。结果分泌IL-2的成纤维细胞治疗组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生存率(P<0.025),抑制肿瘤生长(P<0.05),在肿瘤植入第70天无肿瘤形成的小鼠再次注射1×106H22细胞仍然不发生肿瘤。51Cr释放试验表明来自照射H22与分泌IL-2成纤维细胞混合液注射的小鼠脾细胞与51Cr标记的H22细胞共培养后,51Cr特异释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结果表明IL-2基因修饰的成纤维细胞能诱导针对肝癌的特异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