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病例报告患者男,15岁。因排尿困难半年余,不能自主排尿2周入院。查体示前列腺增大,中央沟消失,质地中等,未触及结节。CT检查显示:前列腺明显增大,大小约63.7mm×56.0mm×50.0mm,边界不清,实质密度不均匀性减低;双侧精囊腺增粗,形态欠规则,与膀胱、前列腺间隙模糊(图1)。拟诊第1骶椎隐裂;考虑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膀胱镜检查示:前列腺侧叶增大明显,压迫尿道,表面充血明显,膀胱内多发血凝块。血PSA检查未见异常。行前列腺穿刺病理回报: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四川山区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严重,且呈回升趋势,牛是此病流行最主要的传染源,以牛粪为主的野粪是重要的传播因素。并首次根据四川山区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县的不同特点,划分为以芦山为代表的以人为主的半封闭式疫区和以普格为代表的以家畜为主的封闭式疫区两大类。对各种家畜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了解住院的尿石症军人患者情况,初步探讨军人尿石症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1年1月-2010年12月因尿石症住院的军人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军人尿石症患者占同期泌尿外科住院军队患者的27.2% (346/1273),年龄≤25岁、军龄≤3年和战士多见,与军兵种也有关;结石以输尿管结石多见、多数直径≤1.0 cm,夏秋季节高发.结论 军人尿石症发病特点为年轻战士高发,与军兵种有关,结石多数直径≤1.0 c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斜卧位B超引导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接受斜卧位B超引导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患者均成功行一期取石,单一通道24例,双通道2例,一期取净结石率65.4%(17/26),有残石者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术,三个月内结石总排净率80.7%(21/26)。手术时间55~180min,术中出血量30~250mL;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5.2d,术后平均住院8.3d,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微通道经皮肾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好的微创方法;采用改良斜卧位,患者体位耐受性好,可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B超引导下穿刺具有简便、安全、无放射性损伤等优点,更易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71例行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的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狭窄或闭锁段长3~10 cm.62例曾有1~4次手术史.67例经会阴或腹会阴切口,4例经耻骨或切除部分耻骨下缘切口.14例应用游离包皮内板和(或)膀胱黏膜进行尿道替代成形.结果 67例(94.4%)拔管后排尿较满意,其中61例无需尿道扩张,6例尿道扩张3~8次后恢复正常;4例失败.性功能改善7例,恶化2例,余无明显变化.会阴部切口感染3例.结论 改良尿道套入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或闭锁是可行的、安全的,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正>男性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有尿道扩张术、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3种。腔内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可重复、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治疗尿道狭窄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常用手术方式有:单纯尿道内切开术、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术、钬激光或绿激光汽化术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氟他胺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药理学特点,提高对该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处理措施。【方法】报告1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过程中氟他胺引起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亚急性肝衰竭的临床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患者服用氟他胺三个月左右出现乏力、尿黄、全身黄染等表现,经停用氟他胺并积极降酶、保肝等治疗后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结论】虽然氟他胺引起肝损伤的发生率不高,但临床医师一定要关注该药潜在的肝毒性,一旦确诊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用并做出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术后,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l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的结果。【结果131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早期15例出现尿频、尿急症状,1例切口裂开,1例粘连性肠梗阻,无漏尿、继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远期[(51±24.2)个月]随访:尿量176~420(273.7±49)mL,最大尿流率11.3~21.5(17±2.2)mL/s,1例日间轻微压力性尿失禁,3例夜间轻度漏尿,2例出现单侧输尿管扩张,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结论】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简化了手术操作,且手术安全、可行,可获得满意的容量和控尿排尿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斜侧卧位与俯卧位两种不同体位下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98例在斜侧卧位及38例在俯卧位下行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目标肾盏穿刺成功率、操作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残石率及脏器误伤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两种体位下B超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其手术安全性、疗效基本相当,但斜侧卧体位摆置简便,患者耐受性更好,更利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提高腔内手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3例后尿道狭窄或闭锁、15例前尿道狭窄患者应用尿道内切开联合瘢痕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37例手术取得成功,其中1例行2次腔内手术,1例失败后改革放手术,有效率达97.4%.结论 尿道内切开联合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应掌握好合适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