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 Nd:YAG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192例218只眼,丝裂霉素C浓度为0.4mg/ml、泪道内浸润时间2min。术后随访观察3~36个月泪道引流的恢复情况和有无丝裂霉素C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治愈193只眼(88.5%),3只眼出现下泪点撕裂,随访对导泪无影响,无丝裂霉素C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泪道阻塞安全有效,MMC局部发挥抗增殖抗瘢痕作用,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行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2476只眼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式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结果,将角膜移植手术适应症分为感染性角膜炎、眼外伤、大泡性角膜病变、再次角膜移植、圆锥角膜、角膜肿瘤、角膜变性或营养不良、蚕蚀性角膜溃疡及其他角膜病变等九种类型。手术方式分为穿透性角膜移植和板层角膜移植两类。根据移植替换部位的不同,将板层角膜移植进一步分为前板层角膜移植和内皮移植。结果在2476只眼角膜移植手术中,感染性角膜炎1067只眼,占总眼数的43.09%;眼外伤446只眼,占总眼数的18.01%;大泡性角膜病变201只眼,占总眼数的8.12%;再次角膜移植183只眼,占总眼数的7.39%;圆锥角膜140只眼,占总眼数的5.65%;角膜变性及营养不良124只眼,占总眼数的5.01%;角膜肿瘤123只眼,占总眼数的4.97%;蚕蚀性角膜溃疡101只眼,占总眼数的4.08%;其他角膜病变91只眼,占总眼数的3.67%。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535只眼,占感染性角膜炎总眼数的50.14%;真菌性角膜炎261只眼,约占24.46%;细菌性角膜炎258只眼,约占24.18%;阿米巴病毒性角膜炎13只眼,约占1.21%。穿透性角膜移植1479只眼,占总眼数的59.73%;前板层角膜移植935只眼,占总眼数的37.76%;内皮移植62只眼,占总眼数的2.50%。结论感染性角膜炎在角膜移植中最为常见,其次为眼外伤和大泡性角膜病变。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在感染性角膜炎中最为常见。穿透性角膜移植是进行角膜移植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前板层角膜移植的临床应用比例逐年升高,内皮移植呈现平稳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真菌性角膜炎是由致病真菌感染引起的致盲率极高的一种角膜病变。真菌性角膜炎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临床上以农民、工人等弱势群体更为多见。由于就诊条件相对较差,导致病情延误,且因缺乏特异性的抗真菌药物,真菌性角膜炎的致盲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故患者在临床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后,医师应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若药物治疗无效时,应根据角膜炎病灶的位置、大小、深度、病情进展情况、真菌菌种培养结果及患者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及时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前的眼部症状并分析其无症状性眼表异常的特点。方法:采取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22-08/10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诊断为原发性翼状胬肉并拟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主观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问卷量表(OSDI)]、六项客观检查(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I试验、泪河高度、睑缘异常评分、睑板腺腺体缺失程度评分、泪膜脂质层厚度)以及眼前节相干断层扫描等检查。结果:共纳入患者178例178眼,其中男75例(42.1%),女103例(57.9%),平均年龄54.39±10.75岁,平均OSDI为11.47±9.69分,泪膜破裂时间为7.10±3.86 s,泪河高度为0.16±0.07 mm,泪液分泌量为14.39±7.29 mm/5 min,翼状胬肉平均厚度为504.74±175.87 μm。161眼(90.4%)存在睑缘异常,44眼(24.7%)睑板腺腺体缺失程度评分≥4分,52眼(29.2%)脂质层变薄。在六项客观检查中出现4项及以上异常的患眼比例为85.4%。根据翼状胬肉形态将患者分为四级:Ⅰ级10眼(5.6%),Ⅱ级93眼(52.2%),Ⅲ级60眼(33.7%),Ⅳ级15眼(8.4%)。翼状胬肉分级越高,其泪膜破裂时间越短,睑缘异常的比例越高。根据OSDI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正常组(OSDI<13分,121眼,68.0%)和异常组(OSDI≥13分,57眼,32.0%),两组患者睑板腺功能障碍患眼比例无差异(71.9% vs 71.9%,P=0.872); 眼表检查异常项目数量有差异(4.11±0.85项 vs 4.91±0.99项,P<0.001)。结论:原发性翼状胬肉住院患者术前存在无症状性眼表异常。无眼部不适症状的翼状胬肉患者其睑板腺结构或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存在眼部不适症状者基本相当。临床医师应重视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前无症状患者的眼表异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