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纤维喉镜治疗声带增生病变(摘要)韩锦华,张丽伟,林燕,许世发1993年6月至1995年5月间,110例声带增生病变行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男性63例,女性47例。其中声带小结30例,声带息肉74例(单侧68例,双侧6例),声带息肉样变6例(单侧4例,双...  相似文献   
2.
3.
一个世纪以来,喉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术后病人丧失了喉功能,致使正常的发音、呼吸、吞咽等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影响到正常社交、工作及生活,病人十分痛苦。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内外喉科专家为喉术后重建功能作了大量研究、先后采用人工喉、电子喉、喉移植及发音重建手术等各种方法,谋求代偿部份喉功能、但都距生理要求十分遥远。 1988年我院摆脱常规手术治疗喉癌方法,应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治疗早期喉癌,保全了正常喉功能,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4.
耳硬化症的病因仍然不清楚,许多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及生物学的研究均未揭示耳硬化病损的原因。作者于1981年和1988年间在镫骨切除术时,获得186例耳硬化骨活组织检查标本, 将这些标本连续切片,并进一步做组织学及IgG、IgM免疫组织学检查和CIq及补体C_3检查。发现61例活动性耳硬化灶,其中43例IgG阳性,而IgM抗体缺乏。在不活动的125例耳硬化中,IgG和IgM不明显。CIq和补体C_3与IgG一样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白细胞介素5(interleukin-5,IL-5)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在上下呼吸道变应性炎症一致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6~8周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变应性鼻炎组10只,鼻炎对照组10只,哮喘组10只和哮喘对照组10只,以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制成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模型。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分别检测变应性鼻炎模型鼻粘膜和哮喘模型鼻粘膜及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免疫组化检测上述组织中IL-13、IL-5和VCAM-1的表达。结果 变应性鼻炎模型鼻粘膜和变应性哮喘模型肺组织中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数、VCAM-1和IL-13阳性血管数以及IL-13和IL-5阳性炎症细胞数明显多于相应对照组。结论 Th2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的表达是变应性鼻炎和变应性哮喘共同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影像导航技术(computer-assisted surgery、computer-attgmented surgery、computer-aided surgery、image-guided)是计算机技术、立体定向技术和影像处理技术发展的产物,设计思想上适应微创外科需要,在神经外科、骨科、耳鼻咽喉科、整形外科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配准问题是导航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概述了影像导航手术过程中配准的原理、精确度、影响因素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鼻咽血管纤维瘤又叫鼻咽纤维血管瘤,早些时候也有人称为“鼻咽纤维瘤”、“男性青春期鼻咽出血纤维瘤”等。为了深入探讨肿瘤发生、发展规律及提高治愈率,兹将我科从1973年至今收治  相似文献   
8.
我们从1988年起经纤维喉镜(Olympas)导入氩离子激光对喉癌进行光动力治疗,遇到了不少问题,如鼻腔和咽喉反射过敏;分泌物多,吞咽、呛咳使患者不能坚持照射;内窥镜镜头模糊,光斑不易固定;医生采取强迫体位不能长时间操作;另外,光斑移动,覆盖面不够大,照射过程中激光功率下降而影响到长期疗效等。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进,制定出了解决办法。目前已能达到操作顺利,疗效可靠,既使患者平静地、无痛苦地接受治疗,也保护了仪器与操作者。现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找到的解决办法介绍给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CHAFGE综合征包括睑裂、心脏病、后鼻孔闭锁、生长发育缓慢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生殖系统发育不全及耳异常。以前报导过CHARGE综合征病人有先天听力缺失,多为中等程度的感觉神经性聋。但迄今未见有关其颞骨异常的报导。本文报导的4例先天性多发性异常符合CHARGE  相似文献   
10.
得宝松下鼻甲注射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得宝松对临床诊断为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0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男56,女24,年龄15~65岁。病程6.5~10年。所有病人临床表现为鼻痒、喷嚏、鼻塞及大量清水样涕,伴有不同程度嗅觉改变。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状,粘膜表面不光滑,严重者下鼻甲呈息肉样改变。治疗方法:1%地卡因棉片表麻4~5分钟,将得宝松注射液(二丙酸倍他米松及倍他米松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