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采取脊柱后正中入路椎管探查减压或单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37例。结果:37例患者均获6~24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按Frankel分级(除A级1例无改善外)均有1~3级的神经功能恢复。Cobb角由术前平均28.3°恢复到术后平均4°。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具有疗效确切、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及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5例。常规组在椎体成形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特立帕肽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椎体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骨密度、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明显高于常规组,Cobb角、ODI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应用特立帕肽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骨密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主要分析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3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愈合状况,并进行跟踪随访,了解术后患者是否有复发或者并发症的现象。结果38例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只有一例发现有骨质疏松情况,有髋内翻倾向,经过4-15个月的随访没有骨折畸形或其他并发症发生。治愈率为97.3%,无效率为2.7%。结论经过临床效果分析,可以发现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骨折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法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结果对68例患者随访6~48个月,按NaKai分级,优53例,良13例,可2例,优良率97%,本组无神经根损伤、切口和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硬脊膜撕裂,术后头低足高位俯卧1周,切口亦一期愈合。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法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对脊柱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影响小,术后康复快,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2005-04-2009-10我科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及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8例,女5例,年龄23~58岁.左侧14例,右侧9例.损伤原因:交通事故16例,高处坠落伤5例,跌伤2例.急性肩锁关节TossyⅢ型脱位17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 d.  相似文献   
7.
褚开伟  彭正武  徐会云  黄俊 《安徽医学》2011,(10):1737-1738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G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麻醉后体位复位联合G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26例。结果术后随访3~26个月,平均16个月,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40%恢复到术后的92%,椎体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80%恢复到术后的98%,无内固定断裂发生。结论体位复位GS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并发症少,效果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试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及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椎体间融合器植入、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单一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n=42)与双侧组(n=44)。单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双侧组采用双侧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24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24个月VAS评分、ODI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单侧组固定成功率为92. 86%(39/42),低于双侧组的93. 18%(41/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钉联合椎体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均能取得较好的长期疗效,两种方式在效果、内固定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肘外侧切口手术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均选用肘外侧切口入路手术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历经了6个月~12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肯定了该项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效果。结论肘外侧切口手术对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