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排螺旋CT纵剖面重建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纵剖面重建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Lightspeed16螺旋CT机,对34例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病人进行轴位面扫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纵剖面重建。所有病例除2例腹膜后淋巴管转移致输尿管受压外,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4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22例,输尿管炎症2例,输尿管癌3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3例,输尿管囊肿1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压迫输尿管者2例。CT纵剖面重建可显示输尿管腔内结石22处,输尿管管壁增厚者5例。增强扫描的5例病人中,CT值增加约20~35HU,延迟扫描18例表现为轻度积水,6例表现为中度积水,2例表现为重度积水,1例无积水。结论纵剖面重建图像对输尿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MRIDWI,MRCP和冠状多期动态增强相结合对肝门胆管癌的定性,定位,病变长度和范围,血管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和可切除性评估的价值。方法22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初诊为肝门胆管癌,采用1.5TMR行肝门常规轴位T1WI,T2WI,DWI,3DMRCP,冠状多期动态增强,延迟期加做一次轴位扫描,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2例肝门梗阻性黄疸患者在肝门水平DWI见异常高信号,3DMRCP在肝门水平显示胆管截断18例,狭窄4例,22例冠状动态多期增强全部直接显示了病变胆管与"胆管树"的关系,病变胆管局部管腔显示不同程度的环形狭窄,各期均匀强化,以延迟期强化明显,并可直接测量病变侵犯长度。肝门淋巴结肿大6例,部分包绕门静脉5例。结论MRIDWI,MRCP和冠状动态多期增强能够比较直观的,真实地反映肝门胆管癌的影像学特点和大体病理特征,为进一步提高肝门胆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和可切除性评估提供了更多的诊断根据和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维CT对老年颈椎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行颈部或颈椎检查的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横断扫描,扫描后对图像行薄层重建,并传至工作站,应用轴位、多平面成像(MPR)、表面遮盖成像(SSD)、容积成像(VR)及仿真内镜(VE)等方法对有颈椎椎管狭窄的病例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2例患者中,18例患者颈椎椎管大小和形态正常,14例病人颈椎椎管均不同程度狭窄,通过不同形式的成像方式可以观察到病变,其中包括骨质增生和椎间盘脱出两种情况,在14例椎管狭窄的病人中,观察到骨质增生38处,颈间盘脱出8处;对于骨质增生的情况,在轴位像上观察到30处,冠状位像上观察到3处,矢状位像上观察到38处,三维图像上观察到21处,仿真内镜像上观察到15处,颈间盘脱出的表现仅能在轴位像上显示。结论多层螺旋CT及三维成像能提供老年性椎管狭窄的精细情况,对颈椎椎管狭窄能立体、直观、全面地展示其原因及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充分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右冠状动脉伪影与心率的关系。方法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64排螺旋CT,造影剂为Omnipaque(350 mgI/ml)或优维显370 mgI/ml,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行64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心率均〈65次/min,分析心率与右冠状动脉运动伪影的关系。结果 94例病例中有14例右冠有轻或中度伪影,一组心率在60~65次之间共21例,9例右冠有运动伪影,二组心率〈60次患者共73例,5例右冠有轻度伪影。结论 64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心率控制在〈60次/min,能明显减少右冠出现运动伪影的几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MR出现无造影剂灌注-动脉自选标记技术(ASL),为灌注开拓了新的技术。ASL技术是利用动脉血中水的氢质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在扫描平面血液来源区域对氢质子进行反转标记,被标记的氢质子在扫描区引起局部组织的纵向弛豫Tl发生变化,得到反转氢质子标记图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冠状动脉CTA(CCTA)检查的可行性,比较不同比例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的图像质量。方法:前瞻性收集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病变、身体质量指数(BMI)20~25kg/m。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行64排cCTA检查,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模式,管电压100kVp,管电流600mA。使用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共60mL。采用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及30%~40%、60%、80%、100%ASiR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每位患者得到5组重建图像。由1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5组冠状动脉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测量冠状动脉各节段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5组图像的信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45例受试者入组。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符合诊断要求的比例为95.6%(172/180)。60%和80%ASiR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100%AS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FBP及ASiR图像质量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冠脉节段平均cT值均〉300HU。ASiR重建的图像噪声低于FBP重建,且AsiR重建比例越高,噪声越低。ASiR重建图像中血管的SNR和CNR均显著高于FBP重建者(P〈0.001),且ASiR重建比例越高,SNR和CNR越高。结论:100kVp条件下碘克沙醇(270mgI/mL)应用于CCTA检查可以满足临床诊断需要,迭代重建能够提高图像质量,本组条件下推荐使用30%~40%ASiR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的肺部灌注成像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以近一年本院接诊治疗的60例肺内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全部经过cT灌注检查,并明确诊断,作者对这些病例的PV、BV、MTr、PH值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本次研究资料中腺癌、鳞癌及鳞腺癌所占比重大,占恶性肿瘤的91.49%(43/47),将这些病例间的PV、BV、MTY、PH值比较,PV、BV、PH与良性肿瘤相比均明显偏高(P〈0.05),上述的47例恶性病变中,有38例为真阳性,9例为假阴性;良性肿瘤中的6例全部诊断正确,属于真阴性。活动性炎性的7例病变全部为假阳性。结论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可以对肿物中的血流模式进行定量评价,诊断灵敏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对小儿法洛四联症(TOF)的诊断价值,并与心脏彩超及手术对比.方法 采用GE公司Lightspeed 64排螺旋CT,造影剂为Omnipaque(350 mgI/ml)或优维显370 mgI/ml,对本院2011年6月~2012年8月期间行64排CT血管成像,临床诊断法洛四联症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经ADW4.4工作站将采集图像行VR、MPR、MIP后处理,进行图像重组及分析,并且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右室流出道狭窄39例,1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位于嵴下者38例.嵴上型2例,主动脉骑跨:本组29例骑跨率为50%,11例为40%.右室肥厚19例.并发畸形:本组卵圆孔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5例.动脉导管未闭6例.永存左上腔3例.镜面右位主动脉弓13例.左头臂静脉异常走行1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小儿法洛四联症诊断准确率高,同时评价肺动脉、冠状动脉及胸主动脉走形、狭窄程度及异常分支的分析、定位更直观、更可靠,对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