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和皮下给予睾丸酮(T)或丙酸睾丸酮(TP)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相关脑区激活的效能.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经鼻滴注给予TP后脑脊液和血清睾丸酮浓度的变化;以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大鼠各脑区cFos的表达.结果:放射免疫结果显示去势组大鼠脑脊液和血清中睾丸酮含量比正常组降低;去势大鼠皮下注射TP后只增加了血清巾睾丸酮的含量,去势大鼠和正常大鼠经鼻给予TP后脑脊液和血清中睾丸酮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去势大鼠经鼻给予TP脑脊液巾睾丸酮的含量高于去势皮下注射TP组,而血清巾睾丸酮的含量低于去势皮下注射TP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大鼠鼻腔给予TP或睾丸酮增加大鼠多数脑区的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和c-Fos免疫反应强度,而皮下注射TP只增加了少数脑区c-F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以及c-Fos免疫反应强度.结论:经鼻给予睾丸酮或TP后能够激活多数脑区c-Fos蛋白的表达,经鼻给予睾丸酮或TP的给药方式有可能成为治疗大雄激素低下导致的巾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鼻给予丙酸睾丸酮(TP)后大鼠中缝背核色氨酸羟化酶(TPH)及中缝背核、尾壳核与伏核5羟色胺(5-HT)和5羟色胺转运体(SERT)表达的改变.方法:对正常成年雄性及去势大鼠经鼻给予TP 21 d,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给药后大鼠中缝背核TPH及巾缝背核、尾壳核与伏核5-HT和SERT的免疫反应强度变化.结果:大鼠去势处理降低中缝背核TPH及中缝背核、尾壳核与伏核5-HT和SERT的表达;去势大鼠经鼻给予TP则可提高巾缝背核TPH及巾缝背核、尾壳核与伏核5-HT和SERT的表达,但未达到假手术水平;正常大鼠鼻腔给予TP后,中缝背核TPH及中缝背核、尾壳核与伏核5-HT和SERT的表达也显著增加.结论:经鼻给予TP增加大鼠中缝背核TPH及中缝背核、尾壳核与伏核5-HT和SERT的表达,为经鼻给予TP辅助治疗衰老过程中出现的运动相关行为障碍及抑郁症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对老年大鼠骨骼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善作用.方法:老年雄性大鼠经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12周,利用倾斜面实验和水平绳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H-E染色显示大鼠肱二头肌的形态变化.结果:老年大鼠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对体质量无明显影响;老年大鼠连续2d的倾斜面下滑角度减小,50°角下滑次数增加,水平绳悬挂时间缩短,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后连续2d的倾斜面下滑角度增加,50°角下滑次数减少,水平绳悬挂时间延长;老年大鼠单位面积内肱二头肌肌细胞间隔的比例增多,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后单位面积内肱二头肌肌细胞间隔的比例减少.结论: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可以提高老年大鼠的平衡反应能力和肌张力,增加肱二头肌肌细胞面积,对老年大鼠肌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形态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为鼻腔应用丙酸睾丸酮治疗老化过程引起的肌肉减少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杨祖悌  薛岩 《中原医刊》2007,34(7):71-72
靶控输注(TCI)在临床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更为精确简便,新合成的瑞芬太尼是超短效能的阿片μ变体激动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镇痛强,可控性好等特点。而丙泊酚代谢迅速、高脂溶性,以及它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两者结合,以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我们现将该技术应用于大面积烧伤清创术中,对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薛岩  高雅玲  康与明 《河北医药》2010,32(19):2734-2735
麻痹性斜视是临床常见病,而且治疗较棘手。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理想的方法替代麻痹肌的功能,尤其是涉及多条肌肉麻痹的斜视。近年来,由中风和糖尿病等引起的发病有增多的趋势,所以,有关麻痹性斜视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定量的指标,血液粘滞因素的改变,对探讨活血化瘀治疗疾病,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室标准。本文对40例周围血管疾病直液流变学诸种粘滞因素的改变给予分析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选自经临床诊断为血管疾病的门诊及住院病人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8~70岁之间。病人在治疗前进行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检验。 1.2 方法 (1)微循环检查:选用徐州光学仪器厂WY-6型微循环检测系统,并按其说明书操作。(2)血液流变学检查:选用上海医科大学LIANG-100电脑控制毛细管式粘度计,并按其说明书操作。 2 结果 将患者测定值与正常参考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其结果见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中,血管性疾病发生比较多,特别是末梢血管的病变居多,这与血管壁基膜受损及血液的高凝状态密不可分,血小板的数量与质量对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病变起着重要依据作用。现仅对观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正常对照组:健康查体40例,年龄30~60岁之间,均无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心脑血管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理性进食之后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材料与方法 42名健康被试按照人口统计学特征平衡分为三组。为了增加胃肠活动的差异,三组分别服用多潘立酮、奥替溴铵、安慰剂。所有被试均给予标准实验早餐,于空腹、早餐后、餐后2h及午餐前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RI,fMRI)检查。数据分析采用扣带回后部-楔前叶作为种子点,计算全脑功能连接,并采用重复测量ANOVA分析在时间与药物因素上具有显著差异的脑区,并提取其功能连接Z值,进行事后检验。结果时间主效应:右侧眶额回/壳核/丘脑、右侧缘上回和右侧岛盖的功能连接在时间因素上有显著差异(P0.05)。药物主效应:右侧楔前叶、左侧颞中回、左侧舌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上回、双侧眶额回、左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在药物因素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静息态fMRI健康被试生理性进食前后,奖赏系统、右侧丘脑和躯体感觉区的功能连接会发生变化,并且呈现右侧偏侧化优势;胃动力药物对上述脑区的变化无影响。为常规fMRI实验中被试进食状态对实验结果的潜在影响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第一掌骨背侧-大鱼际联合逆行皮瓣修复拇指较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12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手外科收治5例拇指末节皮肤缺损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2~50岁,平均36.8岁.其中末节脱套伤2例,末节离断伤2例,末节掌侧撕脱伤1例,缺损面积为7.0cmx5.0cm~4.0cmx5.0cm.采用第一掌骨桡背侧筋膜蒂皮瓣联合切取鱼际区逆行皮瓣修复,观察皮瓣外观、质地,供区瘢痕情况及感觉恢复、指腹胼胝体形成情况.结果 患者均随访6~12个月,平均9.6个月.患者均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接近正常皮肤,无破溃发生.拇指末节皮肤可见皮纹,尺掌侧均可见少许胼胝体形成.其中供瓣区3例直接缝合,2例行中厚断层皮片移植,供瓣区均恢复良好.修复效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4例,良1例.按英国医师协会感觉评分,感觉恢复至S3 2例,S4 3例.结论 将第一掌骨背侧逆行皮瓣与大鱼际区逆行皮瓣联合切取,手术操作简单,在同一麻醉下、同一术区内即可完成,桡背侧修复拇指背侧,鱼际区修复尺掌侧,修复后的拇指可获得背侧的保护性感觉及掌侧的耐磨性角质皮肤,是一种理想的适合拇指较大面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浅谈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岩  王琳  董雨艳  冯新华 《吉林医学》2008,29(24):2462-2463
消毒供应室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的物品处理系统。在医疗工作中承担消毒灭菌、无菌物品供应的工作,是医院消毒灭菌系统中具备清洗、消毒、灭菌功能的核心,也是无菌物品供应周转的中心。从当今的医院感染控制的角度来看,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