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 探究大鼠脂肪干细胞(r ADSCs)诱导成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第一步,通过酶消化法获取r ADSCs并进行培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进行鉴定,确定获取的细胞为r ADSCs;第二步以原代培养的r ADSCs为研究对象,传代至第2代后,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诱导r ADSCs成神经细胞,诱导所得细胞通过形态学及免疫荧光进行鉴定。结果 第一步中细胞培养增殖良好,增殖曲线显示细胞生长活跃,增殖能力强;免疫组化检测相关抗原CD90、CD105为阳性,与造血干细胞相关抗原CD45为阴性,说明所得细胞为r ADSCs。第二步中,诱导培养的细胞神经球免疫荧光染色Nestin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MAP-2阳性,结合形态学可确定ADSCs已成功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结论 r ADSCs生长活跃,表现出稳定的增长及增殖能力,并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西藏地区颌面部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西藏军区总医院口腔科2001-06-2010-06间收治的588名颌面部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本科住院总人数的26.4%,男女比例为4.8∶1,21~5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5~10月份为高发期.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头颈晚期恶性肿瘤125I粒子植入术中3D打印定位导板的设计、制作要点及其具体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我科的21例临床病例,介绍3D打印定位导板的设计与制作步骤,统计所有病例数据资料并分析。结果 3D打印完成患者的个性化125I粒子植入定位导板,手术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术后复查CT显示粒子植入分布均匀,与术前目标一致,未发生重大植入偏差;18例复诊患者中,16例肿瘤明显缩小,仅有2例出现局部粘膜破溃。结论 3D打印定位导板可有效替代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手术,减轻了医患射线暴露风险,简化了手术操作,该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两期治疗法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年至2008年我院采用两期治疗法治疗的16例颌骨囊肿。结果:16例患者经随访1~5年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年人罹患大型颌骨囊肿,先行袋装成形术待囊肿显著缩小后再行刮除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普萘诺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普萘诺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胰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常规培养,在达对数生长期时,加入不同浓度的普萘诺尔干预,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作用24 h后,128μg/ml以上浓度的普萘诺尔明显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且能够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 普萘诺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够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两期治疗法治疗大型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4 年至2008 年我院采用两期治疗法治疗的16 例颌骨囊肿.结果:16 例患者经随访1~5 年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对于青年人罹患大型颌骨囊肿,先行袋装成形术待囊肿显著缩小后再行刮除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出经腮腺实质内面神经中段解剖法并评价其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136例,按照面神经解剖方法分类,分为顺行总干解剖法(顺行组,70例)、逆行分支解剖法(逆行组,34例)、实质内中段解剖法(中段组,32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面神经损伤和耳垂感觉状况,涎瘘、Frey’s综合征发生率,并进行美学评价。结果 中段组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0.05);中段组术后未出现涎瘘患者,顺行组涎瘘发生的比例较高(9例,12.9%)(P<0.05);中段组和顺行组术后面神经损伤率均较低(顺行组3例,4.3%;中段组1例,3.1%),逆行组面神经损伤比例偏高(7例,20.6%)(P<0.05);中段组和逆行组均未出现耳垂感觉减退情况,而顺行组出现比例较高(12例,17.1%)(P<0.05);术后中段组及顺行组患者对术后面部外形比较满意,而逆行组对美观评价一般(P<0.05)。结论 面神经中段解剖法在技术上是可以实行的,在腮腺良性肿瘤的区域性切除术中,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