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6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全国第三届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研讨会上,来自中国民航、空军、海航、陆航、国家体委及航空工业总公司的飞行员、飞行管理专家们.就CRM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根据国内外统计.飞行事故中人的因素占60%~80%。“CRM正是在航空技术理代化的基础上针对人为因素上升.为制约飞行安全主要矛盾这一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民航体检标准研究和二维双因素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空中“飞”人,不是杂技表演时的空中“飞”人,而是坐飞机经常穿梭于各城市上空的人。这些空中“飞”人们大多商务活动繁重,有些人甚至把飞机当成“空中”的出租车,其忙碌、疲劳程度可想而知,而这其中潜伏的健康问题你是否留意了?  相似文献   
4.
航空安全要从飞行员心理选拔开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盛秋 《民航医学》2008,18(2):17-19
保障飞行安全是航空的命脉,航空医学对此做出了巨大贡献。100年前,当飞机发明之初,飞行是冒险事业,谁勇敢谁就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统计100名死难飞行员中,除机械因素外,只有2%是战死,而60%是身体原因。血的教训使当局认识到身体选拔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研究在空中缺氧、寒冷、低气压和飞机的噪音、振动、加速度等特殊环境下,具备什么身体条件的人才能担当飞行员,这才有了飞行员体检标准,也就诞生了航空医学这门特种职业医学。说到底,航空医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障飞行安全,这也是航空医学和普通医学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
6.
葛盛秋 《民航医学》1996,6(4):39-39
一位40岁的国家公务员,在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仅因耳内点滴5支0.5%庆大霉素液而致全聋,尽管他八方求医,债台高筑,仍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两年多的痛苦折磨,使他愤然走上法庭。然而,无论官司胜败,他却永远失去了在原来岗位上报效祖国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美国航空航天医学会第65届学术年会于1994年5月8—12日在德克萨斯州圣·安托尼奥市召开。来自世界上78个国家和地区的四千多名航空航天医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政府官员出席了本届会议。本次会议共录用论文39O篇,分为24个专题研讨会,IO场专题板报交流,内容涉及航空航天医学各个领域及相关学科,大致归类如下:加速度负荷及其防护61篇,占15.6%;医学工程及航空心理54篇,占138%;临床航空医学53篇,占13.6%;航空生理及防护50篇,占128%;空间走向障碍、运动病及视觉39篇,占10.0%;航天医学37篇,占9.5%;工作负荷、疲…  相似文献   
8.
飞行疲劳对不同年龄民航飞行人员视觉融合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跨时区长时间飞行中飞行疲劳与年龄因素的关系,为年大飞行人员延长飞行年限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临界闪光融合频率(CFF)检测、划消测验等方法,对执行不同航线跨时区运输任务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47名男性飞行人员(年龄27~58岁),在飞行前1 d、空中飞行3 h、6 h、9 h和落地后当天、第2天、第3天晚上睡觉前进行7次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重复测量的多因素方差分析和均数差异检验.结果 CFF值和划消测验成绩在飞行3 h、6 h、9 h的过程中逐步降低,飞行9 h下降到最低点.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检测时间为主要变异源,时差效应和工种效应均不明显(P>0.05).年龄因素对CFF值未产生显著影响(F=1.38,P=0.26).划消测验成绩与年龄因素显著相关(F=8.50,P<0.01),成绩差异主要存在于40岁以下(含)和41岁以上(含)飞行人员之间.41岁至58岁飞行人员的数字划消成绩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P=0.53).结论 对41岁至58岁飞行人员来说年龄不是导致飞行疲劳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支持有限制地特许延长部分年大飞行人员飞行年限.  相似文献   
9.
国际航班机组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航班机组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调查温静,叶坚,王其亮,郭印长,秦宝霞,葛盛秋,姚永祥,张广满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飞行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愈发显示了其自身的宝贵价值,针对这一群体的航卫保障工作也日益受到重视。有关飞行人员空中所受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影...  相似文献   
10.
大约30年前,我们普通民众乘飞机还是一件奢侈的事。专家告诫人们,乘飞机前必须合理安排饮食,不应吃不易消化、含粗纤维多和易产气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萝卜、洋葱、黄豆芽、干豆类等食品,也不宜吃含脂肪多或油炸的食物。更不能饮用汽水、啤酒等产气多的饮料。原因是当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由于低气压的影响,腹内压力发生变化,就会发生气体膨胀。如果乘飞机前吃了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或者饮用含气、产气饮料,就会产生明显的腹胀、腹痛和各种不适。这在航空医学上叫做“高空胃肠胀气”,教科书都这么讲,有的科普读物也照抄宣传。因为根据波义尔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正常人胃肠内大约有1000毫升气体,到了空中大气压力下降1/2时,胃肠内1000毫升气体就会成倍膨胀,变成2000毫升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