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莱姆病在我国的首次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作者在黑龙江省林区观察到莱姆病162例,此病又名伯格多费里疏螺旋体病,系由硬蜱传播,可引起人体多器官病变,早期皮肤病变是慢性游走性红斑,以后可有头痛、颈项强直、面瘫等神经系统症状和心脏、关节损害。免疫学检查发现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有高度特异性抗体。对部分现症病人青霉素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本病例报告系莱姆病在我国的首次报告。  相似文献   
2.
Lyme病包柔螺旋体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王志军,张卯年,窦宏亮,安京媛,马述仕,王美娥,艾承绪中图法分类号R774.1患者,男,37岁,内蒙古籍。因左眼玻璃体出血,视力下降5个月拟诊为Eales病来京诊治,门诊血化验Ly...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用单向辐射溶血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20例临床诊断为乙脑患者双份血清研究结果,13例患者血清用单向辐射溶血试验证实为乙脑,而用血凝抑制试验证实仅6例。单向辐射溶血试验检测结果有2例患者血清与登革有交叉免疫反应;用血凝抑制试验有4例与登革呈现交叉反应。本试验结果表明:单向辐射溶血试验比血凝抑制试验特异,而且敏感性高。该试验还具有操作简便,所需血清量少等优点。因而,可用于虫媒病毒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
在虫媒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中,用常规法从节肢动物分离和鉴定病原体,既费事、费时又费钱。Burgborfer(1970)取蜱血淋巴用希门尼斯(Gimenez stain)和荧光抗体染色检查蜱体立克次体,得到满意的结果,以后在现场调查中应用。此法称为血淋巴试验(Hemotymph test)。  相似文献   
5.
登革热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在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尼等国家,本病已成为牢固的地方性流行病,目前它是儿童住院和死亡十种主要原因之一。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自纹伊蚊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1931年在台湾省、40年代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带曾有登革热流行记载。解放后,一直未见病例报道。至1978年,广东省佛山市突然发生本病流行,1979  相似文献   
6.
目前,用于分离登革病毒的血清标本,国内外多用静脉采血法。实践证明,此法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不易接受,常因采血困难而影响病原分离。据等报道用滤纸片吸感染森林脑炎病毒的动物血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可保存病毒的活力。但在登革病毒方面,尚无这样的实验记载。为克服现场采集登革病人血清的困难,我们用标准株登革病毒感染乳鼠,并在不同的时间内用滤纸片采集乳鼠全血立即接种自纹伊蚊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或置-25℃中15~30日后接种细胞分离病毒,以确定在现场试用此法代替静脉采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西山地区长角血蜱及其体内伯氏疏螺旋体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实验观察长角血蜱及其体内伯氏疏螺旋体形态结构。方法 :1994~ 1996年在北京西山地区采集长角血蜱 180只。标本应用蜱整体封片法、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结合HE染色和硝酸银染色法分别检测和光镜观察。结果 :蜱整体封片法直接镜检即可观察到蜱外部基本形态结构。HE染色观察蜱内部器官细微形态结构。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结合硝酸银染色 ,检出北京西山地区长角血蜱 (包括幼蜱、若蜱、成蜱和饱血蜱 )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率为 2 3 % ,显微镜下可清晰观察到蜱体伯氏疏螺旋体多种不同的形态。结论 :上述方法对莱姆病媒介蜱及伯氏疏螺旋体的流行病学研究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海市是北部湾一重要港口,有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分布,又与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越南和1978年暴发登革热流行的广东佛山市相距不远,人员船只往来频繁,尤其近年越南反华,大批华侨涌入该地,很可能将登革传染源输入,引起本病暴发或流行。此外,北海市地处国防前线,查清有无登革病毒传播,做好预防工作,不仅对本地居民健康和建设事业,在军事上也有重要意义。故1980年6—9月我们在  相似文献   
9.
用单扩溶血试验(SRH)检测了海南岛崖县和陵水县人群血清标本中的D_1、D_2、D_3、JE、WN和Chik抗体。登革热流行区内,2岁以上人群血清标本1,369份,27%有D_3、15%有D_3和D_1、3%有JE抗体反应,1981年出生幼儿血清标本177份,D_3和(或)D_1阳性12份;未发现D_2、WN、Chik病毒传播的血清学证据。非登革热流行区内,333份标本,上述6种抗体反应均阴性。流行区人群的D_3抗体反应率,19岁以下青少年高于20岁以上成年人,成年女性高于成年男性。上述结果表明:除D_3、JE外,是否有D_1病毒传播值得研究,1980年后登革病毒传播似未完全终止;引起该次流行的传染源属输入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0.
北亚蜱媒立克次体病广泛分布于苏联亚洲部分,与我国新疆接壤的阿尔泰边区和哈萨克共和国早已报道有本病的自然疫源地。本文作者在新疆西北部地区采集各种蜱类,用血淋巴试验检查蜱媒斑点热组立克次体,证实新疆的察布查尔、昭苏、精河、阿勒泰、哈巴河和克拉玛依市存在斑点热组立克次体病的自然疫源地。由于所用抗原的精河株立克次体,其抗原性虽与北亚立克次体相近,但可能存在某些差异,因此,尚不能肯定属何种立克次体。本次调查发现边缘革蜱和草原革蜱携带斑点热组立克次体。边缘革蜱分布地区较广、携带率较高,是本组立克次体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