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儿 ,女 ,7岁。因口腔粘膜溃烂 1d于 2 0 0 0 - 10 - 0 5入院。入院前 1d下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 ,随之腹泻 1次 ,为黄色稀水便 ,就诊于外院 ,予口服“头孢氨苄片、维生素B2 、黄连素”(剂量不详 ) ,夜间出现畏光、流泪 ,唇红干燥、口腔粘膜溃烂 ,指、趾肿胀、潮红、疼痛明显 ,甲床有蜕皮。入院当日晨起患儿双上肢及双膝部出现红色斑丘疹 ,手掌、脚底弥漫性红斑。患儿本次住院前 2月内曾有 4次口唇糜烂史 ,均为口唇红肿、溃烂 ,有疱疹 ,指、趾末端膜状蜕皮 ,经治疗后痊愈。药物过敏史不详。体检 :体温 :38.3℃ ,神清 ,双侧球结膜充血 ,…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下尿路感染较为常见,在2岁前发病率较高.从1992年5月至1995年5月我院妇婴保健中心诊断为婴幼儿下尿路感染者65例,其中大肠杆菌引起者占70%.在临床上婴儿和幼儿下原路感染症状多有不同,现将临床表现型与病原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新生儿收治的14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将其痰液的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肺炎患儿均送检痰培养,痰培养阳性率69.65%,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占68.31%,革兰氏阳性菌(G+)占23.7%,病原菌排前五位的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二三代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敏感性高;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全部敏感。结论:本地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全部敏感。  相似文献   
4.
对重症多形性红斑致肺部损害误诊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11岁。因发热5 d、发现全身皮疹4 d入院。患儿自2009-02-16因受凉后出现发热,于院外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治疗第2天,患儿出现球结膜充血,且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全身皮肤出现较多水疱,并呈进行性加重,融合成片,破溃后局部红肿、溃烂,并出现解肉眼血尿3次,就诊于我院。  相似文献   
5.
对破伤风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8岁。因间断性头痛1个月余.阵发性痉挛半月余于2008-04—29入院。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叶,呈喷射性,为少量胃内容物,呕吐后头痛明显,曾先后就诊于当地两家医院.查脑脊液常规榆示无色透明脑脊液,潘迪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6.
7.
固尔苏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应用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尔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在低肺容量下的稳定性,具有抗萎陷作用,使肺泡保持张开,改善早产儿的呼吸,减低死亡率,而用药过程中配合及用药后病情观极为重要,现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资料16例早产HMD[1]患儿中男性12例,女性4例,胎龄29w~35w,平均33w,体重1.2kg-2.65kg,平均2.04kg,孕母顺产6例,剖腹产4例,合并妊高症者2例,胎膜早破5例。2.治疗方法16例患儿入科后均予以气管插管,应用固尔苏,拔管之后双鼻道加压吸氧,重症者保留气管插管,根据患儿情况再次用药。3.治疗结果其中14例用药后紫绀即刻减轻…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苯丙酮尿症民族和地区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诊断、治疗以及民族和地区分布特点。方法:PKU新生儿筛查采用荧光分析法,诊断参照国际标准方法进行。治疗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疗法。结果:通过新生儿筛查和全疆范围的走访调查,发现并确诊PKU患者44例,这些病人年龄跨度较大,失查、失治严重。他们分布于新疆15个地(州)、市,包括4个民族,有一定的民族和地区分布特性。结论:本项目基本掌握了新疆PKU的发病及分布特点,积累了治疗经验,为该地区今后制定防治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苯丙酮尿症(pheylketonurie,PKU)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所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异常综合症。未经治疗控制的PKU患者体内会蓄积过量的苯丙氮酸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大脑及生理功能产生直接毒性作用,给智能发育造成不可逆损害,严重者危及生命。PKU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控制苯丙氨酸的摄入量,这对患者家属来说是一件漫长而又难以把握的工作。虽然在苯丙酮尿症的治疗中,已有了商品化的特殊营养品,但是由于其价格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接受。为配合患者亲属经济、方便地选择、搭配食物,有效限制苯丙氨酸的摄入,我们根据各类食物中苯丙氨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制定了食物量表,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区新生儿PKU及CH的筛查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告新疆地区苯丙酮尿症(PKU)及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的筛查及治疗情况.方法使用Guthrie细菌抑制法测定血液中苯丙氨酸(Phe)浓度和酶联免疫双抗夹心法测定血中促甲状腺激素(TSH)值;并对PKU患儿实施低Phe饮食控制和用实验室监控下选择适宜剂量补充促甲状腺素片治疗CH患儿.结果 10136人分别做了PKU及CH两项筛查,确诊PKU患儿1例,发生率为1/10136.筛查出CH患儿2例,发生率为2/10136.PKU及CH患儿经治疗后智力明显提高,临床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新疆地区PKU及CH的发生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其CH发生率的增高可能与地区性缺碘有关,对PKU及CH所采用治疗方法适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