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结肠癌患者CT资料,并将CT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观察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果:检出所有结肠肿瘤病变,敏感性和准确性为100%.影像学分期和病理学分期对比:T分期准确性为91.07%;N分期准确性为85.71%;M分期准确性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价值较高,对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式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白卓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32-1732
目的:探讨HRCT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治疗或手术证实的30例患者的HR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型中耳炎13例,骨疡型10例,胆脂瘤型7例。结论:HRCT可清晰显示该病细微结构及其发生演变。对其典型病例作出准确定性诊断,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分型及其制订治疗计划信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享10例经MRI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该组肿瘤发生于小脑半球7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桥小脑角1例,右侧脑白质与颞叶交界处1例。大囊小结节型7例,其中1例位于幕上;单纯囊肿型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实质型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结论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MSCTA)及各种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颅内动脉瘤的48例患者行MSCTA检查,图像后处理分别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等重组技术.其中27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21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 48例患者经MSCTA共检出50处瘤灶,瘤体直径最大3.5 cm,最小0.5 cm;其中8例瘤腔内有血栓形成,4例出现瘤壁钙化.2例MRA检出颅内动脉瘤17例,27例行DSA检出27例29处瘤灶(其中1例3处瘤灶),其与MSCTA表现一致.结论 MSCTA是一种准确、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明确显示瘤体与载瘤动脉及邻近颅骨的三维空间关系,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膀胱平滑肌瘤5例,4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副神经瘤2例,1例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例发生于膀胱后壁,血管瘤1例发生于膀胱侧壁。8例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均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清楚、锐利。密度及信号均匀,表面光滑。平滑肌瘤T2WI序列呈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副神经节瘤及血管瘤T2WI序列呈高信号,且增强后明显强化。邻近膀胱壁及周围组织结构均无受侵。结论: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27岁.持续剧烈头痛伴恶心40余天入院.查体:浅昏迷,查体不合作;两侧瞳孔不等圆,左侧直径约2.0mm,右侧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消失,颈部抵抗,病理反射征阳性.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内侧颞叶癫痫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内侧颞叶癫痫(mTLE)是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类型.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能提供mTLE患者脑组织微观结构变化的定性、定量信息,有助于对颞叶癫痫病理生理机制理解,并可用于颞叶癫痫脑网络结构的研究.本文对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mTLE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结果:肿瘤位于胃部4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2例.肿块直径<5.0 cm者4例;直径≥5.0 cm者8例.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2例;密度不均匀8例;囊实性混合2例.增强扫描均匀强化2例;呈不均匀强化10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2例;交界性3例;恶性7例.结论:对胃肠道间质瘤行CT检查有助于准确定位,发现肿块,判断肿瘤性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开发一种可透过血脑屏障的MRI造影剂,为进一步开发靶向脑内的特异性分子探针打下基础。方法用聚山梨酯80包被Fe3O4纳米颗粒制成注射液,注入20只新西兰兔耳背静脉内。结果注入造影剂后第5、10、30分钟行MR扫描,20只实验兔T2WI脑实质信号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12h后行MR扫描,信号显著降低。结论聚山梨酯80包被的Fe3O4纳米颗粒,是一种理想的穿透血脑屏障的MRI造影剂,可用于靶向脑内的分子探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肺穿刺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一侧肺孤立病变1例,一侧肺多发病变1例,双侧肺多发病变3例;2例行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肺MALT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多样,结节、片状实变内分枝样细小支气管扩张充气征或肿块周围合并磨玻璃样影具有一定的提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