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6.25Gy全身照射后大鼠外周血红细胞表面形态的变化。于照前和照后l、3、7、14和30天取材,在2000倍率下各观察200个细胞,并算出正常和异形细胞的百分数。正常红细胞的形态是光滑的、双面凹的圆盘形,其直径3.3~5.2μ,照射前正常红细胞占总数98.15%(96.0~99.0%),异形红细胞很少。其中包括单嵴样红细胞,隆突形红细胞、球口形红细胞以及棘状红细胞等。照后1和3天,异形红细胞数明显增多,正常形态红细胞的百分数从照前的88.15分别降到96.55和93.45(P<0.05和P<0.001)。照后7天,正常形态红细胞的百分数又接近照前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离辐射对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功能的影响以及动物受照射后神经行为的变化。方法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小鼠头部,观察不同剂量辐射对小鼠脑内神经细胞中GABA受体活性及其功能结合位点的影响,并对小鼠行为活动改变进行测定。结果辐射可显著降低神经细胞中GABA受体生物结合活性,表现为GABA受体蛋白平衡解离常数(Kd)升高,结合活性降低。受照射后GABA受体的异常变化与其受照射剂量有关。受照射小鼠行为测试结果显示:照射48h后,动物表现出燥动、焦虑等行为活动异常表现,与注射GABA受体阻断剂动物的行为活动变化相一致。结论电离辐射可引起GABA受体活性改变。根据GABA受体阻断剂动物的行为变化实验结果,推测受照射后GABA受体功能和结合活性变化是引发神经行为变化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复杂矿是全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 ,也是我国大型钢厂———包头钢铁 (集团 )公司的主要矿源。该矿的开采利用至今已有 40余年 ,研究该矿在开采中所产生含钍稀土矿尘对矿工健康的影响 ,是保护矿工身体健康和采取防护措施的科学依据 ,其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都是十分重要的。本研究课题先后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资助 ,自 1987年起到 2 0 0 2年 ,中间用了 8a时间 ,采用多学科 ,多层次的协同研究 ,通过数千人和大量动物的实测数据 ,其中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矿工职业查体、人肺内钍活度的测定 ;以及动物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单次照射和累积剂量照射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改变。方法 48只SD 大鼠随机分为单次照射组和累积剂量照射组。采用60COγ线诱发单次和累积剂量照射模型。总照射剂量分别为0.4、0.8、1.6、3.2、6.4Gy。末次照射后1d 检测大鼠血清NO,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累积照射后血清NO含量(52.6~117.9 μmol/ml),总抗氧化能力(3.3~26.2 U/ml)、SOD(26.3~167.5 U/ml)、GSH-PX(740.8~2462.4 U/ml)、CAT 活性(3.3~29.4 U/ml)和MDA含量(29.3~155.1 nmol/ml)与单次照射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变化幅度与累积受照总剂量有关。其中累积照射0.4Gy组总抗氧化能力(26.2 U/ml)、SOD(167.5 U/ml)和CAT 活性(29.4 U/ml)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水平,累积受照总剂量>3.2Gy组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单次照射组,可能与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较高有关。结论 累积低剂量电离辐射可诱发生物氧化酶的刺激或兴奋效应,累积高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抗氧化酶活性仍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洋参多糖提高放射性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一次全身照射7Gy诱发放射性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动物模型。照射前后小鼠每日口服洋参多糖87.5mg/kg,连续服药10d。测定模型小鼠服药后脾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能力、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白介素2(IL-2)和足垫迟发超敏反应(DTH)等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洋参多糖可明显增加IL-2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数量,提高鼠脾NK细胞活性和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及促进模型鼠足垫迟发超敏反应。结论 洋参多糖可减轻辐射诱发的机体免疫功能改变,该化合物可能是一种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6.
对STZ制模的糖尿病大鼠的研究显示,气管内同时喷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和胰岛素者血糖比仅喷注胰岛素者降低20%~46%,前者的血胰岛素比后者升高17%~52%(P〈0.05)。上述改变幅度与喷注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剂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BET法)检查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检验方法,用鲎试剂对垂体后叶注射液进行干扰实验,确立垂体后叶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垂体后叶注射液稀释浓度至0.2U.mL-1后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用标示灵敏度0.25EU.mL-1的鲎试剂检查实验有效。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垂体后叶注射液的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8.
将BALB/C小鼠,随机分8Hz·110dB、8Hz·130dB两个次声暴露组和1个对照组。暴露组小鼠每天暴露次声1小时,连续暴露1周。实验结果显示:暴露次声小鼠其胸腺和脾/体重比值明显减轻,脾NK细胞活性降低,血清IL2和TNF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辐射可造成生物体多种损伤,甚至诱发癌变。电离辐射除通过能量传递直接作用外,还能通过辐射分解反应产生包括活性氧在内的多种自由基间接产物对生物体造成损伤。近年研究表明,辐射损伤DNA所形成的多种碱基加合物可能是致DNA氧化损伤的关键因素,其中DNA加合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是氧化DNA损伤的重要标志产物[1-2]。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辐射损伤动物模型,观察比较不同照射剂量损伤后不同时段模型动物血浆内DNA加合物8-OhdG氧化损伤改变与受照剂量和受照后时间的关系,探讨DNA碱基加合物8-OhdG作为评价辐射损伤剂量生物观测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