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治疗后盆腔复发的患者147例,所有患者均行放射治疗伴或不伴化疗。根据不同的临床因素和病理因素进行分组,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并绘制相应生存曲线,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因素对比使用Log-rank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33.2个月,95%的患者完成剂量≥ 67 Gy(放疗剂量中位数)的放射治疗,完全缓解(CR)91例(61.9%)。患者5年局部控制率(LC)、无进展生存率(P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和总生存率(OS)分别为63.6%、56.0%、73.9%和55.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0~IB期与ⅡA~ⅡB期)、盆腔侧壁是否受累、复发肿瘤体积为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统计分析发现,FIGO分期、盆腔侧壁是否受侵是影响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盆壁受侵患者出现≥ 2级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高于盆壁未受侵者,分别为26.9%和16.7%。结论 本研究表明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经放疗后不良反应可耐受,且盆壁受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盆壁未受侵者;术前分期、盆壁是否受侵是影响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放疗效果及远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刘红  王玉净  边磊 《中国癌症杂志》2015,25(10):785-790
背景与目的:肿瘤干细胞的存在是肿瘤细胞抗拒化疗的原因之一。该研究探讨CD44+/CD24+宫颈癌Siha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及相关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iha细胞,流式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分选CD44+/CD24+Siha细胞,噻唑蓝(thiazolyl blue,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对细胞的体外抑制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 μg/mL顺铂作用于CD44+/CD24+ Siha细胞24、48和72 h时的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u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44+/CD24+ Siha细胞中Oct-4、ABCG2、Bcl-2的表达,同时设立亲代Siha细胞作为对照。结果:不同浓度顺铂(0.1、1、5、10、15和20 μg/mL)对CD44+/CD24+ Sih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较亲代Siha细胞小[(88.4±1.5)% vs (92.9±1.5)%,(79.9±1.0)% vs (84.7±1.1)%,(69. 8±0.8)% vs (75.1±2.9)%,(59.0±0.7)% vs (65.8±2.7)%,(49.6±0.9)% vs(52.1±0.5)%,(45.1±0.7)% vs (48.8±1.0)%,P<0.05];与亲代细胞相比,当10 μg/mL顺铂作用于CD44+/CD24+Siha细胞时,发现在24、48和72 h时的细胞凋亡率均较小[(3.05±0.16)% vs (5.17±0.27)%,(17.94±2.02)%vs (32.60±4.28)%和(40.14±3.01)% vs (56.62±5.32)%,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均显示CD44+/CD24+ Siha细胞高表达Oct-4、ABCG2和Bcl-2,与亲代Siha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CD44+/CD24+ Siha细胞可以抵抗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具有化疗抵抗性,并且高表达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如Oct-4和ABCG2,该结果在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的有效分选以及肿瘤靶向治疗方面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牡荆素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方法 HeLa细胞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分为对照组和牡荆素低、中、高剂量组;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aspase-3、p-P53、cyclin B1、cyclin E...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环状RNA_000926 (circ_000926)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30例宫颈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人宫颈癌细胞HeLa、SiHa和正常宫颈细胞Ect1/E6E7,用qPCR法检测组织和细胞中circ_000926和miR-411-5p的表达水平。将circ_000926过表达质粒及空白质粒、circ_000926小干扰 RNA 及阴性对照寡核苷酸、miR-411-5p mimic 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 HeLa 和 SiHa细胞,分为pc-circ_000926组、pc-NC组、si-circ_000926组、si-NC组、miR-411-5p mimic组和miR-NC组。通过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力,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_000926与miR-411-5p之间的靶向关系,WB法检测细胞中Ki67、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与癌旁组织和Ect1/E6E7细胞相比,宫颈癌组织和HeLa、SiHa细胞中circ_000926表达显著升高、miR-411-5p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pc-NC组相比,pc-circ_000926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强、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均P<0.01),细胞中miR-411-5p表达显著降低、Ki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si-NC组相比,si-circ_000926组细胞增殖活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均P<0.01),细胞中miR-411-5p表达显著升高、Ki6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证实circ_000926靶向负向调控miR-411-5p表达,过表达miR-411-5p可逆转过表达circ_000926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 结论: circ_000926通过靶向吸附miR-411-5p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属于相对罕见的性索间质肿瘤,占所有恶性卵巢肿瘤的2%~5%,绝大部分以分泌过多雌激素为主,分泌雄激素为主的占比不足3%,而以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为特征的AGCT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继发性闭经的育龄女性,LH明显升高,阴道超声显示左卵巢内小囊肿,按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后因卵巢囊肿增大行腹腔镜探查证实为卵巢肿瘤而行左附件切除术,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均证实为AGCT,术后随访血清LH下降至正常范围,且月经周期恢复正常。分享本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旨在拓宽对卵巢内分泌肿瘤的认知,加强对性激素水平异常的识别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