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肾移植术后可能会因一些术后并发症导致肾功能丧失,其中急性排异反应(Acute Rejection,简称AR)是肾移植手术后较常见的内科并发症,也是造成肾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准确地对其进行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检查已成为了肾移植术后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对超声诊断移植肾AR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病变的声像图特点与其预后。方法对于我院就诊的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诊断23例胎儿存在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病灶,对其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追踪随访。结果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的23例,病灶最大径15~72mm,平均(30.3±13.6)mm,胎儿病灶体积与头围比值为0.02~1.54,致胎儿心脏受压位移的病灶8例;均未合并其他器官异常,无全身水肿、胸腔或腹腔积液、羊水过多等征象。继续妊娠的19例胎儿均为足月活产,2例终止妊娠,2例失访。结论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畸形和肺隔离症预后良好,产前超声探查病灶血供来源是鉴别二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超声引导移植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移植肾穿刺活检对肾移植术后并发症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穿刺技术要点.方法 对24例患者的移植肾组织活检方法、病理结果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4例患者术后共行36次肾穿,取材失败1次,穿刺成功率为97.2%,取材质量良好率为83.3%.病理诊断急性排斥反应22次、急性肾小管坏死9次、慢性排斥反应2次、其它肾组织病变17次.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者6次,约占17%;部分符合者21次,约占60%;完全不符合者8次,约占23%.结论 超声引导移植肾穿刺活检对临床正确诊断术后并发症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灵活选择移植肾穿刺路径和注意穿刺时机可更有效地避免穿刺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超声在移植肾术后内科并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肾移植术后内科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2例患者行连续性超声检查236次.结合临床及病理将无并发症的移植肾列为正常移植肾组,将出现内科并发症的病例分为急性排异反应(AR)组、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组和远期并发症[慢性排异反应(CR)和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个内科并发症组移植肾2DUS可出现各种异常表现,CDFI显示血流灌注情况较正常移植肾组差,PW显示移植肾内动脉频谱波形异常.AR组移植肾宽径大于其他3组;AR组与ATN组移植肾厚径大于正常移植肾和远期并发症组;3个病变组移植肾实质厚度、锥体高度和移植肾内各级动脉RI值明显大于正常移植肾组,ATN组最为显著.3个病变组发病时间不同,AR可以发生在术后任何时间段,但术后1年以内多见;ATN主要发生在术后第1个月以内;CR和CAN多发生在术后1年后.结论:超声检查对诊断肾移植术后内科并发症有临床应用价值,将超声表现与不同内科并发症的发病时间特点相结合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