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左肾静脉回流受阻后发生自发性分流途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证实为胡桃夹综合征或者左肾静脉血栓所致肾静脉回流障碍患者62例(观察组)进行分析,观察其自发性分流发生与否、引流途径及血流方向,并与同期不伴有肾静脉回流障碍志愿者50例(对照组)的肾静脉超声影像对照。结果 观察组中超声检查显示侧支循环建立17例,对照组中检测到侧支循环建立2例,两组之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显示发生回流障碍时左肾静脉血流受阻的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为肾静脉回流受阻后评估左肾功能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岩浅大神经管(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 canal,GSPNC)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在CT上的显示及其应用于颅中窝入路手术的重要意义。方法搜集我所行颞骨CT扫描的64例患者(内耳畸形、颞骨外伤史或颞骨手术史患者除外),在工作站上采用MPR后处理技术调整并显示GSPNC及其周围解剖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测量主要结构间的径线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得GSPNC的平均长度为(2.9±2.5)mm(0~15.7)mm,膝状神经窝表面骨质平均厚度为(2.0±1.7)mm(0~7.4)mm,棘孔到岩浅大神经裂孔的平均距离为(10.3±2.2)mm(5.5~15.1)mm等;膝状神经节表面骨质厚度左右两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3),余各结构间距离左右两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颞骨高分辨率CT图像上能够清楚显示颞骨内部各骨性解剖结构及其位置关系,对于欲行颅中窝入路颞骨岩部手术的患者行术前CT检查有利于实现手术方案的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磁共振成像(MRI)为金标准,用双源CT(DSCT)定量评价左心功能,探讨DSCT在主动脉瓣置换术前左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主动脉瓣病变欲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全部病例均行DSCT和MRI心功能分析检查.由有经验的2位放射科医生独立进行,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两种仪器间测量值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检验,同一仪器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用组内相关系数描述,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DSCT和MRI两种方法测量的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相关性高,r值(EDV)=0.93,r值(ESV)=0.94,r值(SV)=0.89,r值(EF)=0.85.EDV均值:DSCT> MRI;ESV均值:DSCT> MRI;SV均值:DSCT> MRI; EF均值:DSCT> MRI.同一仪器三次测量值的差异相互关系(ICC值):MRI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8~1之间;DSCT测量的EDV、ESV、SV、EF值的ICC值在0.6~0.75之间.结论:DSCT在左心室收缩功能定量评价方面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并可在不增加放射剂量的前提下,一次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同时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和左心室收缩功能,能够为临床主动脉瓣置换术前评估及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EM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许多研究表明EMs与免疫因素、血管形成、内分泌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最近有关研究表明,雌激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在EMs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EMs发病机制的各种研究进行综述有助于从更新的角度了解EMs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的CT表现.方法 搜集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患者资料,分析其脑CT动静脉血管造影(CT Arteriography and Venography,CTA/CTV)检查的影像表现.结果 18例横窦-乙状窦憩室均发生在静脉窦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双能量减影图像直观地显示横窦-乙状窦憩室,表现为静脉窦管腔局部呈囊袋样、指状及棘样突起;CTV图像能清楚地显示局部膨隆的静脉窦经邻近骨壁缺损处疝入邻近的乳突.结论 脑CTA/CTV检查对诊断横窦-乙状窦憩室引起的搏动性耳鸣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双源CT(DSCT)测量不同心率、不同时相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寻找测量二尖瓣口面积的最佳重建时相。方法 选取91名DSCT冠状动脉造影阴性且经临床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按心率分为2组(心率>75次/分组、心率≤75次/分组),每隔5% R-R间期分别测量二尖瓣瓣口面积,分析两组患者舒张期时相的差异及二尖瓣口面积与心率和重建时相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舒张期时相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与舒张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两组于R-R间期60%测量的二尖瓣瓣口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SCT冠状动脉成像测量二尖瓣瓣口最大面积一般在R-R间期60%;心率与心动周期重建时相个数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源CT血管成像(CTA)在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患者的双源CTA图像进行分析.以DSA为金标准,统计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双源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敏感度分别为86%、82%、100%,特异度分别为96%、92%、96%.结论 双源CT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上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