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特重型颅脑损伤(GCS3~5分)是目前颅脑损伤治疗中的重点和难点,病死率极高,尤其是GCS3分的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几乎高达100%。为探讨亚低温治疗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我院2001年2月-2006年2月对63例符合入选条件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Graves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临床疗效差异,为Graves甲亢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0例Graves甲亢初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分别采用剂量相当的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治疗。于治疗前、治疗第45天、第90天采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比较两组各时间点TSH、FT3、FT4、TRAb、TPOAb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TSH、FT3、FT4、TRAb、TPOA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SH、FT3、FT4、TRAb、TPOAb水平均降低(P均〈0.05)。治疗第45天、第90天后丙硫氧嘧啶组FT3、FT4水平均高于甲巯咪唑组(P均〈0.01)。治疗后TRAb、TPOAb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甲亢疗效显著性优于丙硫氧嘧啶。  相似文献   
3.
前颅底外伤粉碎性骨折是颅脑损伤中的特殊类型,常并发开放性颅眶损伤,伴有脑脊液漏,同时伴有眼与鼻的损伤。尤其是视神经的损伤。1990年1月-2005年4月我院共收治16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继发脑干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危急症,发病率高,约占颅脑创伤的50%-60%。而目前国内外对脑疝治疗尚未取得一致的方法,我科1999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680例,  相似文献   
5.
汪春雷  朱洁 《医学综述》2013,19(15):2824-2826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2年1月因颅脑外伤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7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有无颅骨骨折、有无脑挫裂伤、有无合并脑室出血等11个相关指标上有无差异。结果脑积水组及非脑积水组患者在脑挫裂伤发生率、脑室出血发生率、硬膜下血肿发生率、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开颅手术率、昏迷发生率、脑脊液升高率等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骨骨折和硬膜外血肿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是脑外伤后脑积水发生的风险因素。结论脑室出血、硬膜下血肿、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升高为脑外伤后发生脑积水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伤合并颌面伤3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颅脑损伤中约有30%合并有颌面伤,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颌面伤者尤属多见。此类损伤处理复杂,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探讨其有效救治措施是颅脑颌面外科的重要课题。我科自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3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山东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水型氟中毒)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健康教育效果,为下一步制订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在山东省饮水型氟中毒重点防治地区选取19个病区县(市、区)作为项目县(市、区),2019年选取50个病区县(市、区),2020年扩大到全省所有105个病区县(市、区)。在每个项目县(...  相似文献   
8.
汪春雷  朱洁 《医学综述》2013,(16):3002-300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所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患者与非脑积水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动脉瘤所在位置等9个相关指标上有无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发生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 676例中发生(慢性)脑积水129例,发生率为19.1%。发生脑积水患者及未发生脑积水患者在年龄、高血压病史、出血破入脑室率、动脉瘤位置、Fisher及Hunt-Hess级别6个指标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慢性脑积水发生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破入脑室、有高血压病史及Fisher和Hunt-Hess级别高是导致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有约19.1%的患者发生慢性脑积水,这些患者常合并高血压、出血破入脑室等特殊情况,临床医师可根据高危因素提早进行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9.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男42例,女18例.年龄30~61岁,平均年龄50岁,有明显高血压史55例,入院时均有高血压.主要表现为恶心、剧烈呕吐、偏瘫55例,四肢瘫失语5例.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50年里,人们对于高血压病的认识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特别是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其并发症的认知和治疗上。高血压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相当高,据统计.在日本有超过60%的老年人(≥65岁)患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病.并且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大大超过其他疾病.据报道老年高血压与心血管并发症如中风、局部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晚期肾脏疾病以及各种急性死亡等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