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文 《健康世界》2012,(9):56-57
老谭今年76岁,患糖尿病20年。以前,老谭的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可前不久不知什么原因,他左腿的皮肤特别痒。一开始,老谭没当回事,抹了几天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皮炎平)就好了。  相似文献   
2.
双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扫描技术在脊柱外伤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例脊柱外伤患者实施双排螺旋CT扫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20例患者完成扫描后,对其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重建后的图像显示:17例椎体变扁,12为例椎体前缘骨折,10例椎管狭窄并椎体后缘骨折块向后移位。8例为椎体骨折,12例为附件合并椎体骨折。其中10例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术中证实和CT报告诊断完全相符(符合率100%)。结论:双排螺旋CT扫描技术能够多方位以任意角度显示脊柱的病变位置和形态,可以广泛用于脊柱外伤的诊断,减少其漏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双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骨关节外伤患者的病变中心部位行双排螺旋CT扫描,扫描完成后进行三维成像重建。结果骨盆骨折10例,脊柱骨折与脱位12例,四肢骨折与脱位24例。结论骨关节双排螺旋CT三维成像立体、直观、逼真,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肘关节周围复杂骨折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近几年在本院骨科治疗的肘关节周围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14~46岁,平均年龄30岁;受伤原因为21例跌伤,25例交通伤。全部患者于伤后24小时内拍摄肘关节X线平片,2天内行CT检查,使用美国GEHiSpeed Nx/i公司双排螺旋CT扫描仪,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体位扫描。结果 CT扫描以及后处理检查确诊46例患者均有骨折,X线平片中有13处骨折和4处关节脱位未显示。结论合理应用螺旋CT的肘关节检查技术,能迅速作出准确诊断,对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汤文 《中国当代医药》2012,(24):105+107
目的本文将对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诊断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用于确定双排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胰头癌的应用及诊断现状。方法使患者取仰卧位,将增强对比造影剂非离子型造影剂自患者掌侧及臂静脉应用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造影剂,注射总量为75.0mL,注射速度为2.5~3.0mL/s。在两个不同时相对门脉期和动脉期实施增强扫描,注入非离子造影剂延迟扫描分别为45s和23s。结果胰腺头部的肿块能够使胰腺局部增大,从而发生比例失调,引起患者胰腺形态改变。结论胰腺头部肿块是患者可能患有胰腺癌的最常见的CT影像特征。  相似文献   
6.
骨髓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治疗方法。其中骨髓抽取术(或称采髓术)是治疗中的关键步骤。当前大多采用开放性骨髓过滤法。因此对手术的条件要求特别严格,手术室护士如何配合血液科医师顺利实施这一手术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自1988年2月至1993年7月,我院应用上海长阳生化制药厂生产的人脾转移因子治疗儿科呼吸道疾病100例,经过多年临床观察,表明该药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在100例小,男70例,女30例,男女之比为2.3:1。年龄6个月~3岁72例,4~7岁20例,8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将分析患者的肺部CT成像情况,以研究双排螺旋CT的增强扫描在肺动脉栓塞患者确诊及治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患者分别进行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时应使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肺部尖端至隔上水平,在一次屏气状态下完成扫描。扫描完成后记录扫描结果。结果本次研究对象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过双排螺旋CT增强扫描,使大部分患者的亚段肺动脉及五级肺动脉可得到显示,达到80%左右显示率,且可清晰显示患者段肺动脉、左右叶肺主动脉及肺主动脉主干显影,其中对于患者段及段以上肺动脉可达到100%显示率。结论利用双排螺旋CT影像技术对肺动脉进行造影,可以准确的反映出患者肺部病变情况,为医生提供有利的医学价值,是一种临床公认的安全、有效、可靠、实用、快捷、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可作为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下同)是小儿的常见、多发病。我们运用辛凉宣解法治疗上感4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小结如下。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40例均为住院患儿,入院确诊为上感。男26例,女14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2岁,以学龄儿童为最多。病程最短半天,最长4天,平均2天。 2.症状:全部患儿均有发热,39~40℃25例,>40℃15例。同时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呕吐、咽痛与腹痛等症状。38例体征均呈热性病容,3/4患儿咽充血、扁桃体红肿,1/4患儿球结膜充血。舌边尖红、苔薄白29例;舌质正常11例,其中苔薄腻9例,舌净2例。脉浮数38例,细数2例。  相似文献   
10.
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sease,CD)属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之一,又名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病,临床较为少见[1].病理特征为明显的淋巴滤泡、血管及浆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增生.临床上以深部或浅表淋巴结显著肿大为特点,部分病例可伴全身症状和(或)多系统损害,多数病例手术切除肿大的淋巴结后效果良好[ 2].2010年11月本院呼吸科收治1例纵隔Castleman病患者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Ⅱ型呼吸衰竭及副肿瘤天疱疮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