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爱华 《河北医药》2008,30(2):210-212
传统观点认为,红细胞结构简单,其功能亦单一,仅是运输O2和CO2的工具.随着免疫学的深入发展,对红细胞免疫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红细胞有许多与免疫有关的物质,数目众多,自成系统.红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的一个构成部分,是机体自身免疫平衡和稳定的重要基础,它在整体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2.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促进红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红细胞的成熟的主要刺激因子,主要来源于肾脏和肝脏,脑、肺、脾也能产生少量。EPO是一种糖蛋白,它的作用主要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原始红细胞,加速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和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提高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增强红细胞的免疫功能。在机体组织缺氧时,红细胞免疫功能减弱,运氧能力降低,肝脏释放促红细胞生成酶,作用于肾脏,使肾脏的促红细胞生成原转化为EPO,使血中EPO水平升高,从而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常规加针刺治疗脑卒中上肢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缺损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14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上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147例(98.0%),对照组92例(61.3%),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分值为(15.02±1.80)分,对照组为(8.44±2.03)分,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常规加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肢功能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疗效。方法:尿激酶2万U/kg溶栓,待凝血活酶时间或激活的全血凝固时间恢复到基础值的1.5-2.0倍以内,开始给予肝素100mg,静脉滴注,1次/d,用肝素后3天,口服华法令3mg,1次/d,据凝血酶原活动度调整华法令剂量,使PTA维持在30%-40%或PTT在16-20s,持续服用约6个月。结果:溶栓加抗凝治疗者临床症状改善,核素肺灌注扫描总有效率,联用组为60%,单用组为10%,超声心动脉动脉收缩压比较,联用组为60%,单用组为1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加肝素抗凝是治疗急性肺栓塞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是常见的咽喉肌和舌肌麻痹综合征,以声音嘶哑、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为特征。其分为真性延髓性麻痹、假性延髓性麻痹、肌源性延髓性麻痹。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疗法急性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22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结构、主要生理作用、生成调节因素以及其与肺心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炎症过程中抗炎因子白介素(IL)-4、-10、-13、-16等升高水平及升高持续时间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ELISA检测178例炎症患者血清IL-4、-10、-13、-16等因子水平,以及各因子升高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发病后多数IL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发病1~2 w后,感染组IL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自身免疫组不能恢复正常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组间多数IL水平异常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 两组间多数IL水平有显著差异,自身免疫组IL水平异常持续时间长于感染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心病与红细胞免疫功能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肺心病患者48例,对照组40例,以酵母菌花环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测定两组血液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EPO含量,用血气分析仪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肺心病组患者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血中EPO含量均较对照组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较对照组升高.动脉血气分析中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碳酸氢根(HCO3)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氧饱和度(SaO2)较对照组降低,而血pH值及氧分压(PO2)则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肺心病组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血清EPO含量呈正相关(r=0.623,P<0.01);HCO3与pH值和PCO2呈正相关(r=0.219,P<0.05;r=0.585,P<0.01);PCO2与pH值呈负相关(r=-0.529,P<0.01);PO2与SaO2呈正相关(r=0.682,P<0.01).结论 肺心病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血清EPO含量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免疫学研究证实红细胞不仅有呼吸功能,而且具有多方而的免疫活性,红细胞的免疫功能主要有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识别和储存抗原、清除机体阴离子、参与细胞因子调控.肺心病足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国内外许多学者发现肺心病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均较正常人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常规加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8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9例,对照组409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对照组采用银杏注射液治疗,每次20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个疗程,间隔3天,继续下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每天1次。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分值及总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424例(98.8%),对照组346例(84.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或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常规加针刺治疗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