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科采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及可必特混合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三年来应用中药治疗小儿复发性腹痛 5 0例 ,取得显著效果 ,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男性 3 0例 ,女性 2 0例。年龄最大者 14岁 ,最小者 4岁。其中6~ 9岁者 2 0例 ,占 40 %。病情轻度者 (每月发作 1~ 2次 ) 14例 ,占 2 8% ;中度者 (每月发作 3~ 5次 ) 2 6例 ,占 5 2 % ;重度者 (每月发作 6次以上 ) 10例 ,占 2 0 %。 5 0例患儿中病程最长者达 4a之久 ,最短者亦在 6个月左右 ,其病程 3~ 4a者 11例 (病情重度者3例 ,中度者 7例 ,轻度者 1例 ) ,1~ 3 a者 3 1例 (病情重度者 6例 ,中度者 16例 ,轻度者 9例 ) ,6个月~ 1a者 8例 (病情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在先天性肌性斜颈诊断及推拿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其中男27例,女8例;年龄10d~14个月,平均(4.70±4.29)个月;根据超声表现分为四型。患儿年龄与分型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检验;治疗前后,胸锁乳突肌厚度比率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不同分型阶段,超声表现各具特征性;患儿年龄与超声分型之间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0.482,P=0.0030.05;治疗前后患侧胸锁乳突肌与健侧比例分别为2.10±0.55、1.40±0.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9,P=0.000)。结论:先天性肌性斜颈超声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早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衰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2019年2月于我院门诊及入院的共90例连续的高血压受试者(高血压组),依据血压水平将高血压组分为高血压1组和高血压2组;另将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6名纳入研究作为正常组。利用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再利用ufPWV技术测量收缩早期脉搏波速度(PWV-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速度(PWV-ES)。以cIMT 0.05 cm为诊断内中膜增厚的阈值,将正常组及高血压1组及高血压2组均进一步分为A组(cIMT≤0.05 cm)、B组(cIMT>0.05 cm)2个亚组,正常组有62例(正常组A亚组),高血压1组有11例(高血压1组A亚组)及高血压2组有8例(高血压2组A亚组)。利用Pearson’s相关性分析探讨3组cIMT、PWV-BS及PWV-ES的变化趋势及各自与年龄的相关性,并比较cIMT在正常范围(≤0.05 cm)时3组中PWV-BS及PWV-ES的差异以评估PWV-BS及PWV-ES诊断效能。结果 高血压1组、高血压2组与正常组颈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5.
栾云  唐立钧  王德杭   《放射学实践》2010,25(2):153-155
目的:比较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和超声心电图对左心功能的评估,探讨DSCT在定量评估左心功能方面的;住确性及可行性。方法:对31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和超声心电图检查.分别测得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及左室射血分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源CT和超声心电图所测得的各组左心功能数据相关性高(r值=0.70~0.87)。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不但可以分析冠状动脉疾病.同时也可以定量评估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极速脉搏波(ultrafast ultrasound imagine pulse wave velocity,UFPWV)技术在定量评价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18例(肝硬化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UFPWV技术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eima?media?thickness,IMT)、收缩开始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和收缩结束时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结果:肝硬化组左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分别为(0.64 ± 0.08)mm、(6.72 ± 0.89)m/s和(8.95 ± 1.21)m/s,明显高于对照组左侧颈总动脉(P <0.05);肝硬化组右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分别为(0.65 ± 0.09)mm、(6.56 ± 1.01)m/s和(8.81 ± 1.32)m/s,明显高于对照组右侧颈总动脉(P <0.05);肝硬化组左右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左右侧颈总动脉IMT、PWVBS及PWVE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左、右两侧颈总动脉PWVBS、PWVES 与IMT呈正相关[r=0.302和0.289(左侧)、0.294和0.303(右侧),P <0.05]。结论:在评价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管弹性功能时,UFPWV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新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黄芩苷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药黄芩苷对离体状态下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的保护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锦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完成。选用雄性成年SD大鼠60只,头部击昏后迅速取出心脏,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制备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①对照组:以含氧K-H液灌注100min。②再灌注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灌注含氧K-H液10min后,停止灌流30min,然后再灌注60min。③黄芩苷60μmol/L再灌注组:灌注方法同再灌注组,再灌注时加入60μmol/L黄芩苷溶液。④黄芩苷120μmol/L再灌注组:再灌注时加入120μmol/L黄芩苷溶液。⑤黄芩苷240μmol/L再灌注组:再灌注时加入240μmol/L黄芩苷溶液。应用黄嘌呤测定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应用TAB比色原理测定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收集各组冠脉流出液测定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活性,用以评价心肌细胞受损程度及黄芩苷的保护作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标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率测定,进一步从DNA水平观察细胞受损程度及黄芩苷的保护作用。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处理采用方差齐性分析,采用非配对t检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再灌注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7301&;#177;350),(3400&;#177;600)nkat/g,P〈0.05];黄芩苷60,120,240μmol/L再灌注组较再灌注组有不同程度增加且随浓度增加作用增强[(5251&;#177;717),(5917&;#177;172),(6818&;#177;633),(3400&;#177;600)nkat/g,P〈0.05]。②丙二醛含量:再灌注组较正常组增加[(85&;#177;17),(275&;#177;20)nmol/g,P〈0.05],黄芩苷60,120,240μmol/L再灌注组较再灌注组有不同程度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性[(189&;#177;32),(126&;#177;27),(97&;#177;19),(275&;#177;20)nmol/g,P〈0.05]。③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活性活性变化:再灌注组较正常组增加[(80.28&;#177;17.12),(105.43&;#177;3.95)mkat/L,P〈0.05],黄芩苷60,120,240μmol/L再灌注组较再灌注组降低且有剂量依赖性[(90.86&;#177;9.13),(86.90&;#177;5.68),(84.40&;#177;19.15),(105.43&;#177;3.95)mkat/L,P〈0.05]。④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再灌注组较正常组增加[(47.24&;#177;4.56),(68.59&;#177;11.74)mkat/L,P〈0.05],黄芩苷60,120,240μmol/L再灌注组较再灌注组降低且有剂量依赖性[(50.45&;#177;5.37),(49.94&;#177;4.861,(47.57&;#177;4.58),(68.59&;#177;11.74)mkat/L.P〈0.05]。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再灌注组较对照组凋亡率明显增加(10.58%,23.73%,P〈0.05),黄芩苷60,120,240μmol/L再灌注组比再灌注组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9.35%,15.69%,10.41%,23.73%,P〈0.05)。结论:黄芩苷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释放量增加及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生成量的降低,降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丙二醛释放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率。黄芩苷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所致损伤及凋亡有保护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其发生率占肺内良性肿瘤的11%[1],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本文收集18例经病理证实的PSH,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及病理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CR图像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10 0年来 ,人们一直使用摄影胶片记录 X射线影像 ,其中的 6 0多年中 ,则一直使用增感屏配合 X射线胶片提供高品质的影像。近 2 0 a来 ,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的发展 ,数字成像医疗设备 ,如计算机 X射线断层摄影、超声波和核医学 ,在2 0世纪 7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在 2 0世  相似文献   
10.
王银萍  戴萍  吴林琳  栾云  刘福明  邹冲  黄辉 《西部医学》2021,33(3):444-447+453
【摘要】目的 利用超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定量评估颈动脉弹性,并分析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年龄相关〖JP2〗动脉弹性衰退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7年8月~2018年5月于我院行ufPWV检测的407名受试者,分为男性组(n=214)〖JP〗和女性组(n=194)。采用ufPWV技术测量每一位受检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收缩起始脉搏波波速(PWV BS)及收缩末期脉搏波波速(PWV ES),并详细记录每一位受检者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子(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分析cIMT、PWV BS及PWV ES的变化趋势及各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危险因子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在年龄、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cIMT、PWV BS、PWV ES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重指数、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显示,PWV ES(r=0650,P<0001)的相关性显著优于PWV BS(r=0222,P<0001)及cIMT(r=0604,P<0001);总体人群PWV ES与年龄的回归分析显示,其上升趋势(β=0099)较剔除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后显著增高(β=0079)。结论 ufPWV技术及其参数指标PWV ES是实现定量评估年龄相关颈动脉弹性衰退的可靠手段,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可显著促进颈动脉弹性衰退进展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